由德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合拍的《波斯密語》以集中營為背景,波斯語貫串整齣電影,弔詭的是,那並非真正的波斯語,純粹由主角Gilles自創,這自創的語言成了他的救命草,讓他度過集中營的艱難日子,直至逃出生天。
故事從主角在集體屠殺前高呼自己不是猶太人而是伊朗人開始,營地主管Koch正要學習伊朗語,於是順理成章讓Gilles成為他的老師,就這樣,主角開始自創波斯語,起初他隨口自創,不過,同時要記熟每個自創辭彙,否則一旦穿崩,性命難保。沒有任何參考材料,哪裏能夠短時間創出那許多新詞?編劇安排主角負責抄錄營中囚犯資料,只要將人名加加減減就是現成的「波斯語」辭彙。
這個創造新詞的過程很有意思,人類語言也是這樣產生吧?只是時間相對漫長,創造新詞也不會一個人負責,中國人慣說倉頡造字,只把造字過程簡化而已。最先出現的多半是名詞,給每樣物件起個名字,大家用相同名字溝通,久而久之就成了地道語言。
編劇另一聰明處是安排營地主管未加入納粹以前是個廚師,他要學好波斯語只為戰後去德黑蘭開餐廳。廚師學歷不會太高,這樣就看不出主角自創新詞的漏洞。觀眾看着Koch非常用心地學習「廢話」,只覺得他既可憐復可笑。其中一幕,他用新學波斯語作了一首詩,深情地向老師朗誦,老師點頭稱讚,他喜上眉梢,那情景真是謔而又謔。
最後,主角逃出集中營,當他將記得的二千多個囚犯名字向盟軍記錄員逐一讀出的時候,戲裏戲外都靜了下來——每個名字都是主角牢牢記住用以救命的波斯辭彙,每個名字都是人類應該念記的一條寶貴生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