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客語教會:崇真會


2960 期(2021 年 5 月 16 日)
◎ 教會觸覺 ◎ 丘頌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簡稱崇真會,是一個客家話的教會。崇真會源自瑞士巴色差會,於一八四七年四月由韓山明和黎力基兩位牧師建立,對象是客家人。他們在港島西區和東區建立佈道所,即今日的救恩堂和筲箕灣堂。差會其後更開始在華南地區建立巴色會,向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宣教,建立客家人的教會,至今近一百七十五年。

  巴色差會在香港的宣教策略,除傳統的逐家逐戶佈道外,亦開辦義學,後來成為最早期的津貼學校。他們提供歐陸式的課程,包括實用科目如家政,亦收取女生就讀,成績理想,屢獲當時的視學官好評。

  在二十世紀前,差會已在九龍東土瓜灣和九龍西大角嘴成立教會,即今天的旺角堂和深水埔堂。二十世紀初,更成立龍躍頭會堂,即今天的崇謙堂和西貢區黃宜洲堂。

  一九二四年,華南地區的巴色會改名為崇真會,總會設於廣東省老隆。一九二九年,香港區會自立,直至一九五六年立法正名為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現在共有堂會廿七間,以及多所學校和社會服務機構。

  在崇拜禮儀方面,崇真會是與改革宗或長老宗差不多。教堂內裝飾、擺設較少,崇拜程序亦較信義宗簡單,較注重講道和詩歌。以前的講道全用客家話,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不同堂會先後將講道漸次加入廣東話翻譯,最後變成全廣東話講道。至於聖會信條和主禱文等,則在個別堂會仍有用客家話。

  崇真會用的客語聖經,是早期巴色差會西教士翻譯而成,具地方語言特色和口語化,文字則以廣東話為參考。今天崇真會仍然在使用的頌主詩歌內附錄的十誡、聖會信條和主禱文等,都是口語客家話寫成。主禱文的第一句是「厓兜在天上介阿爸」,就盡顯客語特色:我們是「厓兜」、他們是「佢兜」。使徒信經的「復活」,是用「翻生」;然而節期卻不會用「翻生節」。相信先賢翻譯客家話聖經時,是非常注重傳意。

  詩歌方面,崇真會在上世紀初曾與信義會和禮賢會合編詩集。至上世紀中,再修訂時因未能達成共識,之後以老隆為總會的崇真會在一九四零年自行修訂《頌主詩歌》;一九五四年重印時,將當時通用的五十首福音詩歌以附錄形式加入。及後再在一九八七年重編《頌主詩歌》,加入不少較近期詩歌,數目亦由四百零四首加至五百九十六首,沿用至今。

  詩歌選材方面,崇真會的詩集保存很多歐洲聖詩,尤其德國瑞士教會源用的節期詩歌。筆者仍清楚記得每年將臨節的《安慰我民》、聖誕節的《在伯利恆城有牧羊人》、棕枝節的《郇城迎駕》等都必唱的詩歌,惟今天已被遺忘。

  聖餐主日、青年主日的聖詩,都是別具特色,具令人細味反思的功能。亦有不少詩歌為當代大師作品,如海頓的《讚美耶穌》,經常在崇拜頌唱,會眾卻不知道曲調是德國國歌。直至世界盃頒獎播德國國歌時,才發現是詩集的聖詩。

  目前很多堂會已沒有唱客家話聖詩,亦漸少在崇拜用《頌主詩歌》;只有部分堂會的詩班,仍會在節期崇拜獻詩時,用一兩首客家話的《頌主詩歌》。然而,崇真會能保存這些詩歌,確實值得感恩;希望日後仍懷着感恩的心,多用多唱多領受。

  此外,崇真會的教會生活,亦滲透着不少客家元素,例如聚餐安排的客家菜,就很有鄉土特色。較年長的會友,在家中預備非一般酒樓的客家菜,如豬肉缽、釀豆腐、苦瓜、疍角等,令人垂涎三尺。教會生活,溝通亦多用客家話。時稱董事會的執事會會議,更是以全客家話進行;非客語執事,亦要用客家話發表意見。當時的想法,是要維持客家話至可以用客家話為宣教語言,希望崇真會能夠差派操客家話的宣教士,到台灣、東南亞、中南美和非洲馬達加斯加等地宣教。但很快這就被證明行不通,因為時移世易,堂會的青少年不喜歡講客家話,要求本地慕道者以客語為主要溝通語言更是不切實際。時至今日,崇真會的客語重要性愈來愈少;回想當年世界華福會大會之後協辦之全球客家教會宣教會議,確實有點令人慨嘆。

  丘頌云(基督教香港崇真會長老)

  (相片由區伯平牧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