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達維亞顯歐風


2955 期(2021 年 4 月 11 日)
◎ 福傳中華踏腳石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葡萄牙最先開創東方航線,在十六世紀初年來到南亞、東南亞及東亞。然而當佔治印度西海岸的果亞(Goa)大片地區之後,在接續所到之處大多只求建立起貿易港市據點,未有再大加開發或擴張領土。荷蘭在一百年之後才來到香料羣島一帶,卻是野心勃勃;頻頻跟久已盤據此區的葡萄牙及同樣新來的英國爭鋒。

  爪哇島西北部沿岸一處海灣,當十五世紀時形成一條漁村。葡萄牙在十六世紀初年到來此處,建立起貿易站點,這裏不多年之後就發展成為一個港市。那時本土民族奮起抗拒,可是驅趕葡萄牙之後又迎來荷蘭。經過多年糾纏爭逐,荷蘭東印度公司終於在爪哇島站穩,於一六一九年選定這個港市作為行政總部,改用新名,稱為 Batavia(巴達維亞)。

  這個新名字自此之後一直沿用了三百多年。「巴達維亞」原本是羅馬帝國時代在荷蘭一帶生活的部族,常視為荷蘭人的祖先。當年選用這個名稱,盡顯荷蘭殖民擴張的意識。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印尼獨立建國,城市重用本土舊名 Jakarta,中文名稱以前慣譯作耶加達,近年多稱作「雅加達」。

  巴達維亞位於爪哇的北岸,可算是航運往還香料羣島的必經之路及補給站;卻是偏離了穿過南中國海往還東亞的航線。可是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東方行政總部,建設巴達維亞不單只為了管治爪哇及鄰近的羣島,它的遠大目標更是將荷蘭的觸手,日漸伸展至台灣及日本,甚至中國。為此荷蘭積極規劃巴達維亞,投放巨大,從事長遠大型基建,務求建成具備實力的歐洲式城市,成為往後持續擴展的基地。

  米憐於一八一五年去到馬六甲建立恆河外方傳道會首個福音站時,巴達維亞已由荷蘭銳意建設近二百年。這港市日漸崛起,早已超越馬六甲,成為當時東南亞最興旺的歐洲式港市,聚居着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歐洲人社羣,取得「熱帶荷蘭」、「東方女王」的美譽。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