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生知死」研討會
 基督教信仰反思死亡


2809 期(2018 年 6 月 2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人口將踏入老齡化,為讓教會探討有關臨終及死亡的議題,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合辦之「惜生知死」研討會已於六月十五日舉行,由多位講者從多角度分享,有約一百八十人出席。

  研究中心早前進行《香港嬰兒潮出生者對臨終的看法》,與十六位嬰兒潮出生者進行訪談,了解受訪者對於他人臨終及自己生命終結的想法,以及背後所持的價值觀,有關研究報告稍後將於明光社網頁發布。

  中國神學研究院天恩諾佑教席副教授雷競業博士分享「我信身體復活」,他指有人認為復活是沒有證據的猜想,只是空洞的安慰,亦有人認為是軟弱者的安慰。社會傾向避談死亡,從生活中驅除,香港更慣於將死亡醫療化,以最有效率方法處理病與死;而後現代文化則選擇對生命恨惡,失落自我和生命目的,他認為:「基督教談復活是教人勇敢面對死亡的意義與接受救贖的勇氣。」

  他直言有基督徒對復活誤解為苦痛生命得到解脫,然而聖經並不視死亡為解脫,而視復活為靈與身體的解體再結合,認同身體是美麗和祝福。他續言,人與人的關係建立在體與體的接觸和溝通,復活是體與靈的復合,因此耶穌復活後仍有釘痕,死亡既是體與靈的解體,亦是因罪而令關係瓦解,「基督徒恐懼死亡是正常的,因為死是罪的審判結果。」

  雷博士說,基督徒應以感恩珍惜生命,順服面對死亡是罪的洗滌,因為復活是為啟示生命意義而設。「復活最重要是生命意義,重要的是關係可以祝福到別人。」他強調復活生命不用等待死亡,應從今日開始作準備,透過建立生命,減少對親人的痛苦,因為關係會存到永遠,今生所製造美好的事,會讓愛和鼓勵得到承傳。

  從喪禮到牧養

  愛百合牧養總監吳思源先生指出,不論有預期或無預期的死亡,家屬都會感悲哀和迷惘,他見過「白頭人送黑頭人」的家屬希望盡快完成喪事,惟他認為草率處理將來或會帶來遺憾。因此與家屬同行,先辦好後事是重要的,「最重要是讓生者與逝者保持聯繫。」他指,傳統上主張生者與逝者斷繫,視為放手表現,惟近年心理學發現連繫才是常態,且不會引來病態,更有助哀慟者保持心靈健康。

  因此,他建議在喪禮中透過音樂、撰寫行述、影片等方式,幫助家人釋懷和接受親人過世的事實。此外,辦理喪禮除一般程序外,亦可借鑑台灣舉行飲水思源禮及獻花禮,讓親友在蓋棺前為至親舉杯,讀禮文,藉以感謝父母恩德;以及透過獻花,將先人留下的芬芳承傳。喪禮後一年亦可寄卡慰問,甚至安排紀念祈禱會。

  至於教會方面,他說:「教會不應只講放下哀傷,而應鼓勵接納哀傷。」他直言華人喪事往往只着重排場,往往忽略關心和思念,牧者如能幫助喪親舉辦有記念性、個人化的喪禮,有助生者與逝者保持連繫,亦能從中撫慰信徒,也讓非信徒感溫暖,從而對基督教信仰有更深的認識和渴慕。他提醒,禮儀本身是中性,不會因不同宗教的禮儀影響逝者進天堂或下地獄,信徒處理喪事時勿因禮儀而令親友矛盾白熱化。

  吳先生續言,今日有很多不尋常死亡的逝者,如死於不幸、自殺、青少年或兒童,以至是流產嬰。他建議牧者處理親人死於不幸的喪禮宜簡短完成,並耐性及溫柔地聆聽他們訴苦;至於自殺者喪禮,教會應採取更憐憫的態度,給予親人尊重和諒解,若拒絕協助籌辦安息禮,只會增加家人創傷。他以流產嬰為例,現時僅天主教設有天使花園合法安葬,其餘大部分均被視為醫療廢物或需寵物火化。這種沒有名字的創傷,父母多感內疚,通常希望低調進行儀式,教會應多主動關心,安排安魂祝福禮,讓父母有機會表達哀傷。

  死而無憾的人生規畫

  伯特利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李少秋博士從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論指出,當人面對自己的存在,就絕不希望虧欠自己的生命,並且察驗世界是一個公共的世界,透過與他人相遇,共同分享歷史,展望將來。他指,人甘願獻出自由奉給日用所需和日常時務,甚至認為珈鎖帶來安全感,失去真正自由和幸福。他舉例,香港人甘心營役工作為了供樓,甚至為下一代買樓,而放棄理想。海德格認為透過「站出來」,如默想和靜觀,人有能力站於現在之外,反思自己的現有存在。

  「夢想很重要,不要活在過去惡魔的氛圍裏。」李博士提醒存在是關乎自己,對自我的關懷,血親脈絡縱不能斷絕,但沈重包袱卻必須卸下,他鼓勵給予自由和空間,讓自己、別人和下一代可以展望將來。他又指,死亡並非人生的結局,基督徒只是將「借來的氣、借來的靈」歸還給主人,返回總體的存在(Being),讓主體和客體的總存在融合,亦即保羅所宣講的萬物在基督裏同歸於一。

  「好走」有選擇

  《大人》總編輯陳曉蕾小姐指出,香港即將步入多死社會,以後或許只有少數人可以在醫院離世,因此更應及早了解「好走」的更多選擇。她直言今日「病得早,死得遲」,其中原因是醫療失誤以至壽命延長,如過度使用導管餵飼、呼吸機、預設照顧計畫或醫療指示、心肺復蘇術等技術,令人延長壽命。

  她指,病人有自主空間決定如何治療,有人因為保險承包醫療費,而選擇「醫到死」,結果將癌症由三個月拖延到兩年才離世,「今日供的保險類型,決定將來如何醫治。」此外,還有拒絕治療、終止無效治療、紓緩治療,以及赴外國進行安樂死或醫助自殺。

  她不諱言,教會對於信徒的治療有很大的鐘擺,如針對遇溺人士發展出的心肺復蘇術,英國教會當時反對,認為死亡是上帝的事,將返天家的人留在世上是僭越上帝的主權;後來又突然擺向另一邊,認為醫療是神創造人的智慧,信徒應尊重生命,嘗試所有治療方法。

  她續言,有長者不願意在老人院躺着插喉十年,寧願出院享受最後時光,紓緩治療可以透過嗎啡止痛令長者如常生活,惟香港醫護界經常將嗎啡當成最後一擊,因為難控制劑量只用很少,作用不大。然而,紓緩治療理論上不能延長或縮短壽命,天主教教宗就此曾表示可以接受有機會縮減壽命,但令病人生活質素變好的治療。她最後提醒,過去神學有很多不同詮釋,即使教會有所建議,信徒亦應為自己作出個人選擇。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