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傷健教會羣體
 超越共融契合相交


2809 期(2018 年 6 月 2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不少教會都歡迎傷健人士參與崇拜聚會,亦有部分設無障礙設施及分流牧養,惟傷與健信徒間甚少交往,如何可以跨越共融達至合一?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堂已於六月九日舉辦「超越共融的合一─傷健教會羣體」神學講座,由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教育助理教授佘枝鳳主講。

  佘枝鳳教授道出融合的教會發展,「融合」是一個由社會建議的倡導概念,直至八十年代由英美基督徒及世界基督教會將之帶入教會,而香港則於一九八八年成立首間致力幫助傷殘人士返教會的機構「回聲谷」。「傷健共融及平等機會思想推動很大。」她指,自香港政府為殘疾歧視條例立法及成立平機會後,教會共融亦得到發展,二零零零年成立首間傷健共融教會「方舟之家」,傷殘人士返教會人數亦按年遞增,據教會更新運動二零一四年統計,全港有近八百間教會有傷殘人士參與聚會,較十年前增長四成。

  然而,她指融合問題逐漸浮現,社會態度由樂觀變成懷疑,例如融合教育,弱聽同學是否得到充分照顧等,「早期融合發展的堂會機構亦出現疲態,停濟不前。」她解釋,堂會一般只設無障礙設施,有的採取分流牧養策略,設立特別崇拜和團契,結果同一屋簷下,看似地位平等卻甚少交往。

  佘教授直指:「融合本身的概念內部貧乏和不足,融合的定義就是取消排斥,卻不代表有接納的出現。」此外,融合亦沒有自生倫理,必須依附在其他倫理之上,很容易因談及平權和平等機會,追求一式一樣,而淪為同化主義,看不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她舉例,堂會歡迎弱聽人士返教會,卻不提供手語翻譯,又或不為智障人士調整講道內容和速度。她續言,融合會因假定弱勢懂得為自己發聲,因而約化獨特性和壓制少數;而無障礙的概念亦只是將自己的權利延伸至傷殘人士,變成施予者及受惠者,無助移除層級隔閡,更多的是因為人權,而阻隔委身關係,「人關注的是自己有履行倫理責任,符合最低要求,而沒有顧及其他需要。」

  重建教會禱告 肢體彼此相顧

  她續以哥林多前書十二章看堂會處境、問題和出路,當時的教會羣體被派系鬥爭所撕裂,主要原因是成員社經地位差異大,保羅要求信徒要以福音配置社會角色。因此教會內的管理秩序與當時世界相反,領袖地位在教內外不一致,如由女人出任領袖、主奴關係平等,因此領導權經常被挑戰而生派系鬥爭問題。

  佘教授指在第四至十一節中,保羅道出教會組織的原理,「恩賜是一宗啟示事件,啟示聖靈臨在和作事的後果,目標是叫羣體得益處。」因此恩賜必然是職事,能服侍到人而非表現自己;恩賜亦必然有功用,而且會生效,為的是建立教會。

  她不諱言在教會曾聽過信徒見證,感謝傷殘兄姊令自己感到幸福,或看見他們笑而感動,感受到上帝愛他們。她認為背後潛台詞是預設了傷殘兄姊很可憐,這等論述既不需啟示,亦無助建立教會,並非傷殘兄姊的恩賜體現。

  佘教授續分享,國際方舟羣體過去刻意與傷殘人士同住,跨越共融,按照聖經真理彼此交往建立;其中有成員以沙漠教父的屬靈經驗指出,每天面對傷殘人士,包括智障人士,是挑戰照顧者面對和正視自己,而且照顧無法令對方變成正常,「照顧者會容易恐慌發現自己有傷害他們的傾向和能力,甚至想他們消失,正正在這時,就是尊貴的沙漠地方。」她解釋,古代信徒將自己置身沙漠,為的是去撒但疆土作爭戰,而信徒今日面對傷殘兄姊時,以發現內心的撒但,求神憐憫和恩典幫助自身的軟弱,讓傷殘兄姊轉化自己,這就是他們的恩賜。

  她續引述二十一至二十七節,探討能力差異的出路。保羅以身體比喻教會,並要求信徒逆轉世界的規律,為不體面的肢體愈發加上體面,以至能活出同屬基督身體的事實,彼此相顧。佘教授提醒,面對傷健的兄姊很容易採取行動式,卻忽略靜默在聖言,要超越共融的合一,首要是重建教會禱告的生活,幫助信徒回轉悔改,聽見主的呼召,「兩種生活同時出現才能建立教會,領受到恩賜。」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