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過去,一代又來


2768 期(2017 年 9 月 10 日)
◎ 路德的蘋果樹 ◎ 張振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的教會在創會時期,十居其九都沒有一套持續發展的藍圖,只是見一步行一步,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來說,這是合宜的。而亦因為如此,大部分在過去建立的教會典章和指引都比較簡單和處境化。這是有好處的,優點就是靈活有彈性,並且可容性高,只要不是犯了大惡,基本上都是相安無事的。但我們也要知道,規章其實也是塑造着人的性格和工作習慣,當我們長期活在一個不作改變的章程之下,慢慢地就活在那個規章的氛圍之內。任何事情如果不革新,某些美好的元素就會慢慢變質,再加上人性的自我,漸漸就生出許多流弊。要論到改革,就是要先分析當下我們活在一個怎樣的氛圍,這個氛圍的某些部分對未來發展有哪些不好的影響,要改革就要從這裏開始。

  過往的時日,造就了我們無數的各自為政,而這就是我們今天舉步維艱的一個重要關節,各自為政在當時是好的,但要繼續發展,行得通嗎?香港的基督教會,除了幾個百年宗派,其餘的絕大部分都不是以整套規畫來立會的,大都是按領受去分享、集齊奉獻、招聘教牧,跟着自立為地區堂點,有的迅速成長,繼續發揚光大,有些未能做好而完結。大部分都力戰掙扎,最後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很快就做到一個自給自足的局面,但又未能有更大的突破,於是五年、十年、廿年過去了,漸漸地由創堂到五十週年,可惜都沒有太大增長,有的蒙主寵召,有的新生嬰孩。如是者,一代過去,一代又來,整個傳教事業都是溫溫和和,少年子弟江湖老,一眨眼已是數十寒暑了。

  在實情而言,能做到這個情況也是很好的工作,只是我們不是活在一個停頓的香港之中。世界不斷變化,同工會息勞、長執會退休、新一代會出國留學而移民他鄉、弟兄姊妹會失業;新生嬰孩可能需要特別照顧,留在香港的信二代、信三代也可能對信仰和參與教會冷冷淡淡,以上所說的也陸陸續續發生,真的不需要一次過發生,只要每年多一兩對夫婦或青年人有以上的情況,教會的氣氛就難以支持,這就是大部分堂會所面對的挑戰。當下,我們就會探討怎樣培育青年人、接班人、教牧需要怎樣努力再努力,但我們發現原來從開基立業之時,我們的DNA就是以各自為政來驅動的。即是說,一切的視野、論點、創意和改變,都局限於堂會的佈局之內,是以一個堂點之力應對所有的挑戰,無論是道德的、政治的、制度的、處人處事的;甚至辦學、社會扶貧、醫院佈道、宣教等等,大都以教牧個人圍在他身邊的一班熱心的弟兄姊妹作為一個核心來論述。在香港這個地方,這種概念和做法是不是適切?可否有持續改革的空間?

  我們的視野不應只集中於堂點本位,即使要牧養好一個堂點,也不能單以堂會本位來作基準。過往這種做法可能行得通,但到了今天,我們也要從一個較廣闊,較整全的視野作本位,這樣對堂會的長遠發展有真正的助益。我們的會友在這二、三十年間,在學校所學到的科技知識,在職場所應用的方法論,全都不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一定是從較宏觀的角度來看事情,建立更廣闊的事工網絡平台以學習更多更好的事物,堂會與堂會之間的聯繫,堂會與總會的聯繫,教會與教會之間、宗派與宗派之間的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雙手,六十年之後可能仍然只是一雙手,只有與雙腳、眼耳口鼻打個照面,你才知道你是一個身體中的一雙手,意義就不同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