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着主救恩


2723 期(2016 年 10 月 30 日)
◎ 釋經講道 ◎ 梁群英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路十九1-10)

  1.救恩的對象(V.2-4)

  撒該的背景是稅吏長,負責統管耶利哥城一切稅務,耶利哥是個繁榮的城市,位於交通要塞,而且盛產農產品,稅收特別豐富,所以撒該是個財主。他身為猶太人,卻替欺壓人的羅馬政府收稅,所以被同胞看不起。原來他的工作酬勞是靠收取老百姓金錢,收稅愈多,他的利益便愈多。所以他為着自己的好處,便毫不留情地向同胞施壓,若不願付錢,便用暴力威嚇,務求達到目的為止。他雖擁有很多錢,但一點也不開心,因沒人喜歡與他做朋友。百姓一看見他,便轉頭走。

  「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v.3),當時羣眾很多,而他身材又矮,無人願意讓位給他。撒該想見耶穌的原因,大概是聽見了耶穌的名聲,心裏受吸引,想要探個究竟。而當時環境不太順利,羣眾已擁擠着耶穌。既然在水平面看不見耶穌,他惟有用另類方法。經文記載他有兩個行動,第一是「跑」到前頭,看出他內心有一種強烈的渴望,因眾人擁擠,於是他要加緊腳步跑過去。另一個行動是「爬」上桑樹,一位具影響力的領袖,在眾目睽睽之下爬樹,他不顧身分、不顧穿著名貴衣服,也不怕人取笑,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想見耶穌,撒該這顆單純的信心已蒙主悅納了。

  2. 得救恩的心情(V.5-7)

  當耶穌接納撒該做朋友,並主動去他家住時,撒該的心情是歡歡喜喜的(V.6)。配合他的動作「急忙下來」,表示他的行動非常迅速。之前幾經艱辛才爬上樹,現在很快便滑下來了。撒該原本在桑樹上只是渴望遠距離看看耶穌,現在卻出乎意料地可以近距離與耶穌一起。實在遠超過他所想所求,可見他歡喜雀躍的心情,實在難以形容。而撒該的心情與眾人的態度形成強烈的對比(V.7),眾人正在私下議論,和批評他是個罪人。由於眾人未得着救恩,所以他們的心靈仍是貧窮的。但撒該不介意眾人的眼光,他只期待得到主的接納,已經心滿意足了。

  3. 得救恩的改變(V.8-9)

  當撒該得着主救恩之後,有兩個行動﹕

  「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v.8a),按律法(利六2-5)的規定﹕若有人因欺壓所得的,或是別人寄託他的⋯⋯就要歸還他所搶奪的,除了全數歸還外,要再加五分之一。撒該現在卻願意將家產的一半(即二分之一)分給窮人,比起律法所要求的五分之一還要多。

  「我若勒索了誰,就還他四倍。」(V.8b)按律法(出二十二1)規定﹕「人若偷牛或羊,無論是宰了或賣了,他就要以五牛賠一牛,四羊賠一羊。」而按羅馬法律,是要求偷竊的罪犯償還四倍,以示警戒。而撒該現在卻答允做到比法律的要求更多。先前撒該是欺壓人來中飽私囊,竟然在得着救恩後,他覺得自己很不應該欺壓貧窮人,他心裏有很強烈的罪疚感,故他願意對百姓的虧欠作出補償,看見他看重天上的財寶多於地上的財寶。

  撒該遇見主與那個富足的官(路十八18)在遇見耶穌後的反應,有強烈對比。十八章這個官同樣是主動來問耶穌,該做甚麼事才能承受永生?他自問從小都遵守誡命,當耶穌要求他變賣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時,他便很憂愁,因為他很富有,他的價值觀仍停留在今生的財富上。

  當耶穌看見撒該的改變,「便對他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失喪的人。」(v.9-10),意思是何時我們的心轉向上帝,何時便得着主的祝福,因為得着主救恩不單被主所接納,更會為主有所改變。

  梁群英(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紅磡堂宣教師)·聖靈降臨後第二十四主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