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信會神學院65週年院慶
 多角度探討基督教教育發展


2719 期(2016 年 10 月 2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已於九月十二日,於該院禮堂舉行六十五週年院慶基督教教育學術研討會,該院多位教授及其他神學院學者發表學術文章,多角度探討基督教教育的處境和發展,現場座無虛席,吸引不少教牧同工、學者及神學生出席。

  宗教教育重平衡

  該院基督教思想(教會歷史)教授吳國傑博士的研究題目為「宗教改革期間的教育改革」,他指很多人以為宗教改革只是革新信仰體制和社會道德,卻忽略了它不但對教育有巨大影響,還能啟迪現代社會。

  他表示,中世紀羅馬公教主導教育,辦學機關由公教設立或資助,教學目的是培訓公教事奉人才以配合其信念和需要。「當時讀法律主要研習教會法規,並非一般民事法規,考取聖經學位也非研讀聖經,而是讀《四部語錄》以掌握邏輯論證技巧。」經深詣後,教授會鼓勵學員進一步考取成模學位,意即該學員已具備羅馬公教的思維模式,最後再考取執業及博士學位。 「由此可見,畢業生像倒模一樣,整個人完全變成羅馬公教要求的Model(模樣)。」

  他分析,引發教育改革可追溯至人文主義的興起,人文主義鼓勵直接研讀原文聖經和教父著作,讓人知道羅馬教廷所說的未必完全正確。第二是共同生活弟兄會推廣平民教育,於各地開設平民學校,讓更多人掌握知識,打破當時只有貴族、聖品及修士獨享教育的現象。該會更開創分級教育先河,使課程能更豐富和圓滿,影響日後基督新教的辦學設計,甚至啟迪今天全球的教育。第三是印刷術的流行,「從前老師授課朗讀抄本,學生抄寫記下,無時間討論消化,印刷術令書籍文獻普及流通,師生能透過辯證在課堂上討論,深化教學交流。」

  當時宗教改革主張「因信稱義」、「信徒皆祭師」及「惟獨聖經」,因此也糾正了中世紀羅馬公教的教育理念,例如從前教學目的是培訓公教事奉人才,改革後則為了建立基督徒生命,主要教員不再是修士,而是忠於聖經的牧者及學者,教學內容也加添了有助研經的語文、聖經和歷史科目,考核方面則改以正確解釋聖經真理為標準等。

  吳博士建議從昔日教育改革反省今天的教育現況,他認為改教家當年面對許多改革事項仍沒有放棄教育,堅持將信仰理念成為課程內容設計的指導性原則,今天基督教院校應緊記辦學理念,檢討教學內容是否與信仰配合。此外,他又提到改教家雖然不滿當時的教育制度,但並無一刀切捨棄舊制,反而對良好的教育安排善加採納,當中牽涉許多教育智慧。他續指,今天神學院注重教學內容,但同時應有智慧地思考教學方法是否與時並進,若課堂講授的內容未能以適切方法傳達,學員亦無法吸收。最後,他強調宗教教育應當全面平衡,除注重經卷研讀,也要了解基督教歷史及不同學科的知識,不應只側重某一範疇;正如昔日改教家要求學員認識拉丁文,好能研讀古典及教父著作,同時學習自然科學和邏輯論證,以便作出平衡合理的思考判斷等。

  再思教會能動性

  三一神學院副教務主任林德平博士以「基督徒能動性的培養:亞洲公民社會崛起中的基督教教育反思」為題,指社會行動不只局限於政治訴求層面,若以社會學「能動性」概念為視角,將有助建構基督教教育及基督徒能動性的關係。他表示,昔日羅馬霸權統治下,初期教會門徒無法想象社會參與的自由和權力,當中最缺乏話語權的正是婦女和奴隸,他們都是能動性的反面例子。

  他引述尤達(John Howard Yoder)所寫的《耶穌政治》一書,內容提到新約聖經中,保羅主要勸勉那些「在他人之下的人」 ──在家中做妻子、兒女及奴隸的門徒,其教導包含一種「革命性服從」意識,大概講述:「在社會秩序中,每一個『居下位者』都被視為具有道德意識......每人都有責任把自己的社會地位看為有意義的見證和服事,而非將自己的地位看成單純、無意義的命運。」可見,當時包括婦女和奴隸在內的門徒羣體,他們雖沒有話語權,但因為跟從耶穌基督,在一個由他者所掌控的世界中,門徒成了道德的能動者。

  林博士解釋,聖經敘事中的「革命性服從」對當代人而言是陌生的,但它卻打開了一個想像空間,讓基督徒能不以公民社會的「遊戲規則」展現其能動性。反思現今民主社會,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均受社會「遊戲規則」局限,認為只有得到自由和權力才存在能動性,然而他引用《屬於真理的羣體:現代世界中崇拜社羣的能力》一書內容,進一步指出教會的能動性可在於擔當標異者(Diacrtic),即除了批判世界錯誤之處外,更要讓人從教會身上看到不一樣的現象。「如果教會能動性是在於體現終末羣體的生活方式,而這方式又在世界的目光中進行,那麼教會的教育工作者,應關注教會生活每個層面所蘊含的信仰認知和社會意涵。」他又指,教會實踐下的生活世界已是一個教育場域,不知不覺間塑造信徒的信仰認知和社會意識,「這是教會的當前急務,不是透過舉辦更多的活動和節目,而要反思傳承早已蘊藏在教會生活中的能動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