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公禱日
 荒漠甘泉重尋基督


2585 期(2014 年 3 月 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今年世界公禱日的主題為「荒漠甘泉」,由埃及教會負責撰寫禮文。香港的公禱日崇拜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主辦,於三月一日假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舉行,約二百三十人參加,是次聚會主要為埃及禱告。基督教信仰很早就由使徒馬可傳到埃及,直到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侵略。時至今日,當地基督徒人數約佔總人口12%,有逾二千六百間教會,共一千七百萬名信徒。但是,埃及仍有過百萬兒童生於貧窮之地;同時,當地政府仍欠民主,基督徒和回教徒的衝突不斷。

  當日,大會帶領不同宗派的信徒認罪祈禱,輪流讀經或唱詩,先後讀出以賽亞書四十四章二至四節,及三十五章一至二、五至七節,為埃及的歷史文化感恩,並為當地的鄉村婦女,以及政府部門工作的女性祈求維持溫飽、得享宗教自由。證道前,由大會以角色扮演講述撒瑪利亞婦人向耶穌求活水的聖經故事。

  信義宗神學院崇拜及靈修教授陳國權牧師鼓勵會眾,為埃及祈禱時,不忘自省,學習埃及的修道主義。修道主義是埃及豐富的文化和宗教資源,他說:「主後三百年,埃及有過許多殉道烈士,他們的鮮血都是建造(早期)教會的材料。」他又指出,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無疑是停止了三百年來的大迫害,可是基督教變成國教,促使基督徒與社會的戒心慢慢消弭,漸漸受政治因素和世俗主義影響而偏移。當時有一羣修士,決心以「做真正的門徒」為目標,為免自己靈性被教會拖下,獨自去到沙漠,在荒漠之地重尋自我,找回真正的信仰,成為真正的基督追隨者。

  「在生活條件不足、寂寞之中,我們方可接受聖靈的倒滿;在安靜寧靜當中,我們方可面對自己的脆弱。」陳牧師建議,基督徒可以透過不斷祈禱、默觀,為自己、為同胞去悔罪、哀慟,求上帝去除名、利、權位等虛假的價值觀,重新建立教會的真正身分。陳牧師提醒,今日的教會應該檢視自己,是否與世界看齊,並一再提出「要入世,但不屬世」。他勉勵,荒漠縱然不能湧出甘泉,但憑着基督徒堅定依賴和仰望基督,和上帝的恩典契合,就能成事。

  講道後,四位宗派代表向信徒施水,象徵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為上主所用。讀過啟應禱文及主禱文,由陳牧師祝福及差遣後散會。

  世界公禱日是由一羣基督徒婦女發起的一個普世性運動。一九六七年起,由各國的世界公禱日委員會的代表組成的國際公禱日委員會總會,於每年三月份,組織一百七十個國家及地區舉行崇拜,由不同國家的婦女輪流編寫崇拜的內容,不分文化、種族、傳統、性別、年齡,於每年三月第一個星期五在各地同步舉行聯合崇拜,達成全球連鎖禱告的意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特稿】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