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和


2541 期(2013 年 5 月 5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筆者在一九五五年才信主,這時適逢國內易幟。從五零年開始,先後湧來了不少國內的同胞,被香港人稱為難民、義民。這些人分別來自不同的省分,有江、浙,有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甚至東西北的地方。有他們慣說的方言和口音,言語和香港的本地人有了隔膜,把他們分成了「上海佬」或「撈鬆(老兄)」。

  這些人中有不少基督徒、傳道人、牧師,他們在此地稍安之後,需要的是聚會和敬拜的地方。也因着言語不通,只好同是違難南來的同道們,分集在大家同居於附近的開始彼此團契、聚會、敬拜的所在。當然有好些牧師、傳道人參與帶領,漸漸展開了傳福音,更有以香港本地人為對象,礙於言語問題效果不怎好。

  那時在港的國內傳道、牧師,不少早已蜚聲國內國外,在香港也難抒所長,因為香港人相當保守,雖不至抗拒或排斥,但有點未能接納。本地人懂得國語也不多,還有這麼一句俚語:「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廣東人講官話。」官話是粵劇中的句白,那廣東話加上些自以為是的「京白」就算了。也算是莫名其妙,連在山東徵召來港工作了幾十年,一輩子也學不會廣東話,真是想不通?

  感謝上帝!在祂沒有難成的事,讓好些曾居國內的廣東人,出來承擔了傳譯的事奉。更能和國內來港的知名傳道人、牧師,在大、小講台上做即場繙譯的工作,除去了言語上的隔膜,福音傳開了,大小教會先後建立起來。如今還在的也不少,把「南北分」成了「南北和」。初時是一件不易的事,一想這就是上帝所做的,事就這樣成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