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


2471 期(2012 年 1 月 1 日)
◎ 童話人間 ◎ 林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年伊始,我們總會許願。

我們許願,我們盼望,我們夢想;繼續生活,漸漸忘記。

落空的願,或許已一籮籮,只是我們也懶得去數。

我們樂於繼續許願,彷彿成為儀式。

縱有願望或已成真,但我們總有不斷的渴求。

願望可能是短暫的獲得,像驢子面前吊著的紅蘿蔔,

推動我們不由自主的向前走,不斷努力地追求。

紅蘿蔔是否我們終極的滿足和擁有?

我們夢想,盼望成為如魚得水的自己。

現實總是與夢想保持距離,我們失落、無奈,總是未能滿足。

真正的夢想只是用來夢想嗎?那是永無可能實現的虛構事物嗎?

我們也為孩子夢想,

但父母的盼望未必是孩子真正的夢想;

倘若更多的夢想在面前一一破碎,我們還有繼續夢想的勇氣嗎?

艾倫德說,父母要成為「堅忍的夢想者」。

父母必須對孩子有夢,好讓他們能培養盼望的基礎;

然而父母的夢想卻必須被打破,使孩子得以擺脫父母給予的緊身衣。

一種當頭棒喝的驚醒。

「通過愛的路是要透過盼望行走的。

通過盼望的路總是透過苦難行走。

不過,從苦難到愛的橋梁,卻是建基於堅忍的基礎上。」

如果我們的夢想,關乎物質,或是成功,甚或外在的稱許,

就像那,追不到的紅蘿蔔,窒礙成長的緊身衣;

夢想或會化成一地的碎片,令人受傷。

惟有聆聽聖靈微聲的召喚,聯繫上帝對我們的盼望,

那屬於個人生命的獨特性情。

上帝對我有甚麼夢想?對我的孩子有甚麼夢想?

從孕育自母腹開始,那獨特的傾向,

像花兒的種子,看來沒甚麼特別的物體,低調地躺在泥土上。

歲月經過,小幼苗按自己的風格和形態長成,

慢慢長出屬於它的模樣。

會不會,真的有天可長成大樹,

讓有需要的人,走過來,遮蔭,歇息......

上帝對我們每一個,有甚麼不同的夢想?

(註:《孩子如何栽培父母》,艾倫德著)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職場攞景】

【蔗渣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