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牧者安慰眾人


2523 期(2012 年 12 月 30 日)
◎ 雲彩見證 ◎ 潘正行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回應主的呼召要由大學時期說起。還記得大三那年,當我讀到尼米記時,我仿佛聽見上帝呼召我的聲音,祂叫我要如尼希米一般,為祂建一道墻,保護祂的國土。那時我還不確認,以存疑的心察驗,並與父母、牧者和教會長執談論。到二零零七年中,我參與了聖公會東九龍教區第五屆教區議會,並以「青年觀察員」身分發言。發言後,有一位長輩聽見我的報告後便問我是否考慮讀神學,未來回到教會的羣體中全時間事奉上帝。當時我還沒有立刻答應,因為知道全職事奉並不能兒戲。

  直至二零零八年初,在教會事奉上開始成熟、積累了基本工作經驗和得到了教友的認同。這些使我更加確認全職事奉的方向。那時我便與牧師商討入讀神學院的準備,牧師推薦了我到崇基學院神學院接受裝備。在同年九月便正式入學,但那時我還未能明白當年上帝呼召我的意義。因為我一直確信教會應該是一個無墻的教會,應該是能容納不同人士的地方,因此要建立一道城墻保護教會,在我的理解中不能接受。

  到了第二年的神學訓練,在研讀現實主義神學中,我終於找到上帝呼召的答案。所謂保護上帝的國土,並不是以四面墻把教會封閉起來、亦不是要死守一些對基督教或聖經的詮釋,而是以基督教的信息與社會處境進行對話,這是「護教學」(apologetic)的原意。特別當我看見社會上的處境,各人面對人生的空虛、無方向、孤獨、疏離和對死亡的恐懼,不期然對人類的實存處境有一份莫大的同情心。除了這份同情心外,我亦認為基督教中的精髓,是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回應、幫助甚至解決這些困境。

  對我而言,牧者就是一位「回應的神學家」(Answering Theologian)。在神學方面,我們有責任要解釋聖經中的耶穌就是眾人的救主。這可以透過我們的講道、聖樂、研經、探訪、政策倡道、甚至是我們操守去把在耶穌基督裏,如愛、寬恕、犧牲精神、擇善固執等上帝的形象,彰顯出來。而在回應方面,一個人若只能彰顯出這些行徑,而不能把它們與現實處境有所相連,就不能使耶穌基督的信息與他們有所關聯,就不能確實地宣講救恩。只有當神學與人的處境,特別是實存處境中的困難,如失望、自責、空虛、孤單、失去自信、無方向、害怕死亡等接連上,才能使耶穌基督對世人有意義。

  因此,我希望於這一生中,可以成為一個牧者,作為一個研讀神學的人,以基督教的真理回應社會、安慰眾教友,甚至是社會上的眾人,使他們即使是生存在一個實存的處境,亦不必被實存問題所困擾。這就是我對上帝呼召的回應,正如以賽亞書四十章一節記載:「你們的上帝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

潘正行(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神道學碩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