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戰與真相


2519 期(2012 年 12 月 2 日)
◎ 新聞捕手 ◎ 蔡志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齣警匪片引來多位前高官和政界人士的回應,批評電影內有關警方和廉署的運作模式與現實不符,其實。一直以來我們在推行傳媒教育時也常常提醒大家,不要認真看待電影、電視劇所呈現的是否「真相」,而應着眼於它們所反映的社會及人性面貌。無論是《寒戰》或其他警匪片,正如大部分的古裝片一樣,毋須認真看待其細節,因為編劇重視的是戲味而不是寫實,電影並不是紀錄片,重點只是娛樂大眾和引起大家對現實生活的一些共鳴和反思。

  筆者曾擔任電視台編劇,遇到這類與警方或法律有關的片集,編劇皆會做資料蒐集,找一些相關人士「攞料」。不過,為了加強戲劇性和方便劇情推展,很多大家明知是不合常規和現實的情況都必然會出現。電影的好與壞重點往往不在現實上有關劇情會否發生,而是這些劇情能否令我們對人生和人性有更深刻的體會,能否引起大家共鳴。

  不過,令人憂慮的是今時今日的政治現實、甚至新聞,與電影亦有頗多相似之處,大家對「真相」的興趣愈來愈低,反而觀感重於一切,甚至以觀感取代「真相」。在鏡頭面前,無論是政府官員、議員、以至壓力團體和弱勢社羣,用的都是感性手段,希望透過一些令人難忘的短語(soundbites)去引起傳媒和觀眾的注意。若從發放消息者的角度來說,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無論電視觀眾和報章的讀者,愈來愈沒有心機和時間看大家長篇大論了,一切訊息皆要高度濃縮。

  問題是不少人和團體發放消息時卻有意無意地扭曲,例如一些同性戀團體不斷指她們受嚴重歧視,卻又迴避歧視的實質內容。又例如過去一兩年她們不斷將一些關心和協助有同性性傾向掙扎的輔導扭曲為拗直治療(修正治療reparative/conversion therapy),無論有關團體如何澄清亦置若罔聞,目的都只是製造一種似是而非的觀感。作為觀眾和讀者,若受某些電視畫面和報章標題吸引,最重要的是不要輕易相信,而須多花時間看看相關的報道,以及往被批評團體的網頁看一看。謠言往往始於傳媒,希望能止於願意花點時間了解「真相」的受眾。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