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新興教派的招數


2507 期(2012 年 9 月 9 日)
◎ 教會觸覺 ◎ 楊子聰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對於近年香港出現很多新興教派和新紀元活動,各種古靈精怪的奇特學說和信念都不乏追隨者,有部分更掛著基督教的名義,相信不少教牧信徒都感到無奈,更為深陷其中的信眾感到惋惜。究竟誰會加入新興宗教?又為甚麼會加入新興宗教呢?

  據筆者的觀察,這類教派在香港能普及的原因,其中社會因素非常重要,在這個急促發展,過度的物質化、資訊化、資歷化、樣樣追求卓越的城市中生活,因競爭的勝負產生不同等級,帶來無形的分化。最終,大部分人在這場追逐名利的人生競賽中落後,自覺無法再趕得上步伐,形成一股壓抑的情緒,感到將會被主流遺棄,權利和財富都被既得利益者剝奪。對於已經感到洩氣,被邊緣化的人來說,傳統的宗教太陳腐,是屬於建制的一部分,毫無吸引力,亦不能改變現況。而新興教派提供的是即時的感性支援,又勇於作誇張及大膽的宣稱和承諾,使跟從者立時感到站在時代的尖端,不單能趕及,更比其他人超前,甚至有活在烏托邦的感受。這是個極大的誘惑,縱然到後來,教派的謊言粉碎,但歸屬於一個有動力曾經帶來希望的群體,總比孤身的沒有方向、沒有動力的感覺安全。雖然這些一切將證實全是假象,但對比現實社會中的殘酷,起碼參與這類教派的人會感到有人在關心他們,為他們提供出路。這類教派會用很多不同的宗教事物來吸引信眾,各自都有其特色,在社會中吸納他們針對的目標群體。

  雖然這類教派各自發展出獨特的信仰系統,但手法卻是同出一轍,都是行之有效的「洗腦」方式。心理學家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an)將「洗腦」的方法,簡單分為四點;

  1. 「得寸進尺」的技巧:先讓人答應比較微不足道的要求,再逐遂漸擴大要求。

  2. 有志一同:製造群眾壓力。

  3. 展現神蹟:宣稱自己可以直通上帝,創造神蹟。

  4. 關於行為和信念:利用人性來捍衛自己參與的教會。

  無論教派宣揚的是甚麼奇怪的教義或學說,其實這並非其主要意圖,而是藉著這些奇特的有毒信仰來灌輸指令,從而進行洗腦過程,重要的是藉此創造出一個夢境,奇怪的論說只是洗腦的工具而已。信徒被洗腦後就失去應有的身分,而換來教派賦予的身分,從此就跟教派產生糾纏不清的關係,依賴教派按時提供的「宗教解藥」來維持宗教生命,最終信徒生活的每一範疇都被控制。筆者發現很多曾經接觸這類教派或其信徒的人,會被他們正常生活的外表所困惑,心中以為被思想控制(Mind Control)的人都有易於分辨的表徵;但看他們好像活得很開心愉快又有方向,繼而漸漸接受這類教派,逐漸放下對他們的警覺性,反而認為要尊重這類教派信仰的自由,而沒有意識到這類教派在背後使用的操縱手段。而現實是信徒日夜面對沈重的生活壓力,分分秒秒活在違心的虛偽人生當中,極需要外力來加以援救。美國資深脫教輔導專家史蒂芬.哈桑(Steve Hassan)提到,就算這些在行為(Behavior)、資訊(Information)、思維(Thought)和情感(Emotional)各方面皆被教派控制的人,仍可以居住在自己的房子,幹著朝九晚五工作,結婚生子,有個別的作息生活,但其實已放棄為自己設想,任由教派操縱。

  面對這類教派的問題,不能單靠教義判別來處理,所以「新興宗教關注小組」自二零零八年成立以來,除了致力關注各地新興宗教發展,調查、研究和向公眾宣傳個別有組織性的教派的特點外,亦接受各方的求助,嘗試以同行者的角色來協助不同人士,解決有毒信仰帶來的禍害。希望從保護羊群,以教會為本位作防守之餘,能主動地對這類教派的有組織、有策略、破壞性行為作長期的關注和跟進,從而制定方案和回應措施來遏止這類教派的發展。亦希望一些前組織信徒群體,透過同路人長期的互相支援,能將信念歸正,重建健康人生。

  這類教派以「宗教自由」作為護身符,在信徒傾力的支持下,其物力和財力都相當豐厚;對比主流教會,他們更加進取,不單擁有相同的合法地位,更積極為其組織爭取發展空間。他們會熱心開發不同的宣教工場去接觸那些未得之民,現時互聯網上最活躍的基督教網站,許多都是有異端背景的,相較傳統主流的教會,就未必願意花時間心力作拓展的工夫。早前筆者造訪韓國,跟當地研究異端的專家交流,發現這類基督教新興教派,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已有挑戰主流教派的實力和部署,他們會嘗試走到公共空間,參與慈善活動,活躍於商界政界,自組宗派聯會,建立神學院、禱告學校等等,影響當地整個基督教信仰生態。更會接收經營不善的神學院、宗教組織來進一步滲入主流,若本港教會不及早提高警覺,這類情況恐怕也會在同樣講求實用,渴望增長,輕道重術的大氣候下在我們身邊發生。願們一起團結,看清情況,好好牧養耶穌基督交託給我們的群羊。

楊子聰(新興宗教關注小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