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生命的陶造與對話


2501 期(2012 年 7 月 29 日)
◎ 文化之旅 ◎ 王芃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余達心教授在他的《聆聽:神學言說的開端》中,將傳統的閱讀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強調閱讀在「人格模造」(character formation)中的作用;另一種視閱讀為生命的對話。

  第一種傳統是陶造生命的閱讀。如在欣賞古希臘的詩歌和悲劇的過程中,讀者、觀眾與劇中人物一道,透過感情的參與,與劇中人一道同喜同悲,被他們的人格和思想感動,體悟、學習生命的法則。「悲劇透過行動主體的道德質素,以及他們行動導致的成功與失敗,向觀眾提示生命的普遍真理及道德責任,因此有著人格模造的目的與作用。」具有感染力的文學作品,透過具體生命的體驗和反省,喚起讀者或觀眾」一種向善的意志和渴求。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本好書,不啻遇到一位良師:「置身書中,盡管無知、貧乏,吾人大可自得、自適、自安,而不感到羞愧。大師們循循善誘,不執教鞭,不出厲聲,不收束脩。你隨時請教,他們從不休眠;你心有疑問,他們無所隱瞞;你犯了錯誤,他們不責不罵;你顯露無知,他們不會恥笑⋯⋯」(李察.德貝)

  第二種傳統是進入生命對話的閱讀。盧梭在《忏悔錄》中,回憶年輕時閱讀普魯塔克(Plutarch)的《人物生平》後內心所受的衝擊就是如此。魯益師在談到「優良的閱讀」時,用到「逃出」和「進入」兩個詞來描述閱讀帶給人的變化。「逃出」,是讀者在與文本相遇時,不知不覺地收斂自滿的心態,逃出一己的自私,交出自我,糾正我們的小千世界主義,醫治我們的孤單。「進入」,是進入他者的生命、經歷。閱讀,可以看做暫時隱滅自我的歷程,這正是聖言吊詭的所在:「凡喪失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太十39)。有的時候,一段簡單的文字,卻讓人豁然開朗,明了自己的局限,欣然進入生命的微妙變化之中。

  好的閱讀,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