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乏中的信心


2501 期(2012 年 7 月 29 日)
◎ 釋經講道 ◎ 蔡定邦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約翰福音六章一至二十一節是在聖靈降臨後第九週誦讀,整章經文又可清楚分為四個段落:1. 耶穌藉神蹟餧飽五千人,突出門徒的小信(1-15節);2. 耶穌在海面上行走,門徒卻害怕(16-21節);3. 耶穌宣告「我是生命的糧」,猶太人不信(22-59節);4. 門徒中有人議論耶穌,但忠心的門徒(以彼得為代表)仍然相信主(60-71節)。並且有一個的平行結構,三代經課的經文正是屬於第一個循環,藉門徒面對匱乏帶出對主的信心。

  首先,第一個分段是著名的五餅二魚神蹟,當中包含「看見」這個鑰字(第2, 5, 14節,留意原文用了三個不同的字)。整段經文以第一個「看見」(theōreō)和最後一個「看見」(horaō)首尾呼應,都是著眾看見耶穌的神蹟而有的行動,二者反覆強調對耶穌的誤解(第2節「跟隨主」,和第十四至十五節「宣告耶穌為先知」並「強逼祂作王」)。那些為神蹟而跟隨主的群眾有許多,門徒腓力正在煩惱怎樣張羅這幾千人的食物,彼得的兄弟安德烈找到一個小孩,但他卻只有五個餅、兩條魚。需要眾多,食物卻嚴重不足,他們只看見眼前的難題,卻沒有向神求取。耶穌同樣看見(theaomai,第5節)許多人的需要,卻不著眼於資源的匱乏,祂只是懷著信心,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數以千計坐著的人;以致眾人所吃的有餘,甚至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這是一個信心的故事,考驗我們在缺乏時是否倚靠施恩的主。留意第十一節的「拿起,祝謝,擘開,分予(lambanō, eucharisteō, klaō, [dia]didōmi)」是主頒發聖餐時連串的動作(太二十六27,可十四23,路二十二19,林前十一24);而約翰福音第六章一直是天主教會解釋耶穌在聖餐中臨在的最重要經文(53-58節)。聖餐禮是上帝以有形的物質代表無形的恩典,要憑信心領受,這是信心最重要而又恆常的標記。

  接著第二個段落借用耶穌在海面上行走帶出信心的主題。天已經黑,門徒亦已上船,但耶穌卻遲遲沒有來到;忽然海面上狂風大作,甚至翻起巨浪,而門徒已經把船划到海中,沒有辦法回頭了。那時,他們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漸漸靠近他們的船,形同鬼魅,以致他們害怕。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他們就高興地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對岸。這故事同樣試煉我們在危急關頭時,是倚靠主抑或驚慌害怕。

  兩個故事一長一短,並列一起,帶出的信息很明顯:信徒在缺乏和危機出現的時候,要向主祈求,認識到惟有主在帥領我們乘風破浪;而不是張皇失措,忘記主同行的應許。

  主的恩典豐富有餘,我們都要為別人把自己的生命拿起,祝謝,擘開,分予,以信心去過每一天。

蔡定邦(信義宗神學院副教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