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沈睡,警醒謹慎—
從豐年到荒年的準備


2451 期(2011 年 8 月 14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八月九日星期二,香港恆指一開市就暴跌一千五百點,累積前一週總共跌了三千四百點,市面人心惶惶,金融海嘯第二波來勢洶洶。

  二零零八年十月的金融海嘯,表面看來就像兩年前曇花一現的「豬流感」,一陣子似乎回復正常,香港又百業好景,樓市屢創新高,市面興旺,特區政府更大灑金錢,向幾百萬市民每人派六千元,連移民外地幾十年及來港不足七年者人皆有分。誰不知金融海嘯第一波只像潛藏的癌細胞伺機而伏,美國政府大印銀紙就像為癌症病人打腎上腺素或者強心針,現在癌細胞已擴散迅速,金融海嘯第二波恐怕為害更凶險、影響幅員更廣、維時更長。

  舊約創世記記載一個由豐年到荒年的事蹟。埃及先享有七個豐年,事事順境,國泰民安,然後耶和華上帝向法老報夢,提醒他七個豐年之後是七個荒年,屆時農產失收、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法老王聽到這個噩訊,立刻吩咐後來做了埃及宰相的約瑟,為他出謀獻策,務求幫助埃及人度過未來七年艱難的日子。

  約瑟接過命令,首先做的就是未雨綢繆,趁豐年把一切農產收成撥備百分之二十,並且大興土木建倉庫以積蓄糧食。其實金融海嘯的最大禍因就是借貸過度,尤其是美國人瘋狂先做未來錢,香港人也習慣了把所有盈餘用作投資,而甚少穩扎穩打的儲蓄備用。近二十年整個世界都幾近歇斯底里地消費,表面上製造「內需」去刺激經濟,實質上製造了繁榮的假象,實體經濟漸次被泡沫經濟所取代,這需要我們好好反思,重新再提簡樸和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今天整個珠三角連同港澳等地變為一個逾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歌舞昇平夜夜笙歌,霓紅光管閃個不停,彷彿成了一個花錢的日不落國。約瑟知道豐年之後是荒年,而且有七年之久,他做好了準備,並且踐信於行,實事求是,調整生活結構及方式。香港市民自回歸以來事事倚靠中國,以為有了這個大靠山就「想窮都難」(曾蔭權在參觀完大西北後的豪情壯語),結果我們的製造業沒了、漁農業沒有了、創意產業又發展不起來,剩下來的只是以地產業為軸心的金融服務業。這說穿了是泡沫成分甚高的「偽產業」,一旦爆破就完蛋了。

  香港教會和信徒,當保持這份警覺性,時刻作好由豐年到荒年的準備,惟保持對上帝的信心,心存盼望和仁愛,視困難為挑戰,看貧窮為考驗,更加要愛鄰如己,分擔身邊人的重擔。上帝的恩典夠用,祂必定帶領我們走過崎嶇的日子。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長)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