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文化在校園


2353 期(2009 年 9 月 27 日)
◎ 青蔥校園 ◎ 金老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消費行為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已是很多人的共識。青少年在消費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被消費文化、廣告訊息去塑造自我形象,並對於好些價值理念的形成,有時也有關鍵性的影響。

  談到校園消費文化的時候,我們很自然把焦點放到學生身上,會提出很多論據和觀察,來說明社會上的消費文化,如何影響著同學的成長。但我們需要再深入一點看看,原來在學校的營運過程中,很可能在並不刻意的情況下,把學生放進一個消費環境中。

  隨著社會的進步,校園的設施也與時並進。不用說全校安裝空調,設備先進的電腦室等「基本設備」,更有學校推行全校無線網絡覆蓋,有良好器材的健身室,加建游泳池等等。學校為了吸引家長及同學報讀,很多時都要凸顯校園的硬件設備,這股風氣逐漸形成一種「貨比三家」的文化,問題不在於「比」,而是在於「貨」。

  過分把學校視作一件貨物,學校與學生及家長的關係就會發生一種微妙的變化:部分家長慢慢形成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把自己和子女視作接受服務的顧客,而學校是提供服務的供應商。這種描述當然過於簡化,事實上,現在仍然有很多家長和學生樂意維繫「尊師敬師」的傳統,但事實的另一面也同時告訴我們,相比過去二十年,這種消費者與供應商的形態,確實在不斷加深。

  不是說學校不應該運用商業原理來運作,但卻要小心面對在過度商業運作底下,可能出現的質變。有人說校園是學生的另一個家,那我們不可能鼓勵家長與同學把學校視作一間商店,以消費者身分自居,動不動就表達作為消費者的訴求,甚至投訴,把學校與學生的倫理關係淡化和消滅,就正如同學回到家裡,把父母的照顧視作提供服務,那是多麼的不堪與荒謬。

  校園是學生成長的地方,是留下青蔥腳印的園地,把學校視作一件貨品來營運和評價,是一種殺傷性的消費主義,將教育價值解體的致命一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靈修果園】

【青蔥校園】

【特稿】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