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行旅、嗎哪 (四)


2353 期(2009 年 9 月 27 日)
◎ 時代講章 ◎ 梁元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最後,讓我們來談談「嗎哪」,一條「三及第」的題目內的第三種元素。如果「曠野」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種環境、一個階段,「行旅」是人生旅途上的一種心態、一種承擔,那麼,「嗎哪」在人生旅途中的又是代表著甚麼呢?

  毫無疑問,大家若是對基督教稍有認識的話,都會知道「嗎哪」是一種食物,一種頗為神祕的食物。聖經《出埃及記》第十六章中就對「嗎哪」有下列的描寫:「到了早晨,營的四周有一層露水,露水上升以後,就見野地上有細小麟狀的東西,像小白霜一樣細小的東西。以色列人看見了,就彼此對問說:這是甚麼?原來他們不知道那是甚麼。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賜給你們吃的食物,耶和華吩咐的話是這樣的:你們要按著個人的食量收取,按著你們的人數為帳幕裡的人收取,一人兩公升。』 以色列人就這樣行了;有的多收,有的少收。他們用升斗衡量的時候,多收的沒有剩餘,少收的也不缺乏;各人按著自己的食量收取。摩西對他們說:誰也不可把一些留到早晨。他們卻不聽摩西的話,有人把一些留到早晨,就生蟲發臭了。摩西就向他們發怒。他們每天早晨都按著個人的食量去收取,太陽一發熱,就融化了。」(13-21節)

  從上面的經文看,我們對這種天上降下來的食物還是不能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只知道它是在早晨露水蓋地、太陽還未出來之前降下,它的體積細小,顏色雪白如霜。另外一處經文則多加上一點描述:「它像芫荽的種子,色白,味道像摻蜜的薄餅。」(31節) 又說:「以色列家將這食物起名叫嗎哪。」(31節)

  我在這裡不會對嗎哪的成份和性質作出猜想,在此只擬提出關於「嗎哪」的兩點:一是「時」、一是「份」。是的,「嗎哪」是食物,可以抵肚腹之饑。但許多東西皆可以有相同的作用,「嗎哪」之異於何處?曰「時」。所謂「時」者,適時也,即使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緊要關頭出現,以解決我們的困難。英文中有Perfect timing 的說法,而「嗎哪」的出現,正是Perfect timing,是神在我們最為需要的時候給予我們的幫助。我們從上述經文看到「嗎哪」的出現,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用盡了帶來的家當(包括食物)之後,此外,它的出現是在以色列人經歷過「瑪拉」苦水之後,是上主提供給他們苦後的甘甜。何謂「份」?「份」者有二義,一是「份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份量,不能多、也不會少;二是「本份」,甚麼時候收取、甚麼時候多收、甚麼時候不收,都有一定的規矩,守規矩,即盡本分。要吃「嗎哪」,還真的要遵守這些規矩!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常常求上帝賜福,這種福氣當然包括了食物、溫飽、成功等等。但有否想一想:甚麼是你的「量」和你的「份」?

  結語

  我不想做詳細的總結,只想大家留意到今天講道的一個弔詭。那就是:一個常常的、複雜的、具備三個元素的題目,連成一起的去講,我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可以說簡單而直接。而把題目分開來講,我卻用了大半個小時的時間,好像也沒有把主題很清楚的講出來,留下更多的問題未解決,美其名是說留給大家思考。其實,人生往往也是這樣。我們以為很複雜的、很麻煩的、很多件同時要去處理的事情,可能是最簡單直接的;而往往我們認為要分開來、逐一了解、逐一分析之後才有答案的,又往往是作繭自縛、甚至是自尋煩惱的。

  (本文為梁元生教授於今年八月二日在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主日崇拜之講章,下期將刊登鄧瑞強博士的回應文:「餓孩子、飽孩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靈修果園】

【青蔥校園】

【特稿】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