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人話」的精神


2267 期(2008 年 2 月 3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身處知識型社會,大多行業的從業員皆要學習作「知識工人」,而「知識工人」不單貢獻腦力來直接創造社會財富,更要有其社會良心,方能建設持續發展的社會。

  傳媒工作者,能夠忠於職守,如實地報道社會事件,或就事件作深入的分析與評論,讓讀者透過新聞媒體可對周遭事情有所了解。基督徒新聞工作者,能夠持守新聞工作原有的價值,有勇氣地發掘及探討新聞背後的故事,已是難能可貴!

  新聞工作者,在公共空間佔有一定的空間,也是公共知識分子。薩伊德於《知識分子論》認為「知識分子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顧任何艱難險阻。」 筆者前一陣子觀看「香港電台」製作《傑出華人系列》片集,當中訪問著名學者余英時教授,他看個人一向所說的只是最普通的「人話」—不說鬼話,不說神話,只說人話。這番說話,帶來筆者不少的思考。

  早於一九九一年,余教授發表了一篇「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談論中華文化不斷地從中心退處邊緣;「在中國傳統中,學術和思想,一直被看作是為社會指示方向的,因此在整個社會體系中佔據了樞紐的位置。在社會經濟決定論的新觀念支配之下,不少知識分子已開始視文化為寄生物。及至『政治是決定一切的』思潮席捲中國,整個文化領域更完全失去了自主性,變成生活中最無關輕重的週邊裝飾品。」

  如今,國內重新肯定「經典」與孔孟老莊思想,中華文化由邊緣回到核心。基督徒知識分子,一向處於邊緣位置,只要我們堅持「講真話」、「說人話」,我們的言論也能在公共空間發揮影響力。可惜的是華人教會文化之內,有時我們太習慣了「虛假的屬靈語言」(講了等同沒有講過),太多「說說而已」,是時候我們告別「虛言假語」,而所有基督徒公共知識分子皆能夠像余教授一般,在大是大非的時刻,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為所有華人知識分子留下佳美的典範。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過渡人生】

【神學探索】

【重尋敬拜根】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