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有同盟會基督徒支持


2266 期(2008 年 1 月 27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李登輝一八九九年畢業耶魯大學,翌年在檳榔嶼任教英華書院,由於認識林文慶醫生,進而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從事南洋的革命活動,所以他所接觸到的革命志士,以基督教徒為主。及至一九零四年到達上海以後,有志從事教育服務貢獻於祖國,他首先在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立足,認識到宋耀如、顏惠慶、伍廷芳、王正廷、曹雪賡等教會名人,他們都是支持孫中山革命的同盟會會員。在此可知在一九零零年代的同盟會基督徒,無論在香港,在南洋、在上海已有活動,而且已有人事聯繫的網絡。特別是李登輝在一九零五年七月一日籌創的「寰球中國學生會」,不但可以延攬一群英美留學生,集結這批知識分子,有利於革命的推行。而李登輝生長於南洋,不諳上海方言和官話(即普通話),多用英語發表演講,兼以他通曉德文,擅長英國文學,故為上海西方人士所認識。而他籌創的「寰球中國學生會」,從事抵制美貨;主張廢除美國限制華人條約;創辦中英文合編月刊;延請名人主領演講會;舉行英語辯論會及音樂、戲劇、游藝會;代辦留學手續;介紹職業等等,將許多新鮮事物引進上海,因此李登輝的名聲不脛而走,更為青年學子所仰慕。

  李登輝一九零六年一月入復旦公學即位英文主任,後任教務長,承擔延聘教師,策劃課程等工作。

  李登輝在復旦當校長的時候,被稱之為「大哥」,是王寵惠(見上圖)對李登輝的一種尊敬。因為在年齡上李登輝比王寵惠長九歲,而兩人都是熱心的基督教徒,同時是追隨孫中山革命的同盟會會員。李登輝於一八九九年在耶魯大學取得文學士;而王寵惠於一九零五年在耶魯大學獲法律博士,所以李登輝是王寵惠的學長,王寵惠以「大哥」尊稱李登輝,至為恰當。在一九一一年王寵惠從歐洲返回中國,先在上海當滬都督陳其美的顧問。十月十日革命成功,翌年一月一日出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任外交總長,國父於四月一日辭職。王寵惠轉任中華書局英文編輯主任,隨後受聘於復旦公學,任副校長、董事長;在校教授法律,由是奠定復旦大學研究法律的基礎。(見下圖前排右二為王寵惠)在此反映李登輝在復旦是深獲基督教徒的支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專題】

【過渡人生】

【神學探索】

【重尋敬拜根】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