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颂赞与 颂赞的生命


2247 期(2007 年 9 月 16 日)
◎ 文林 ◎ 本報記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願那復興我的靈火,重新再來一次復興我.......」相信很多讀者都會認為這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願那復興我」,就是楊伯倫參與聖樂事奉六十年以來的代表作。但楊先生卻不以為然,他與小記細數這六十年段段往事時,透露自己心目中的代表作卻是另一首作品。

  「沒有經過流淚的雙目,永遠看不到人間疾苦;沒有經過流汗的耕作,永遠不懂收穫的快樂......」這首於一九九一年完成的「你可知道?」可說是道出了楊伯倫心底的寫照。早期於環境坎坷的情況下成長,自幼體弱,年少時在上海經歷過饑荒、鬥爭,又被調派到下鄉勞動,移居香港時只靠有三塊錢起家。驀然細數這些難忘的經歷,楊伯倫認為是這些苦痛,令他能寫出一首又一首生命的樂章。

  一九五二年,當時二十歲出頭的楊伯倫仍在鄉下,經濟環境十分惡劣。他仍清楚記得那一天弟兄姊妹們坐在泥地上吃粥,大家抱怨生活困苦,以為神的應許已離他們而去,當時在他腦海中出現了旋律,這就成為他第一首創作的歌曲「神的應許」,同時亦發現有音樂的恩賜。

  「此曲面世後,我將樂曲寄到各地的弟兄姊妹,弟兄姊妹都鼓勵他以音樂服事神,之後我放棄學習小提琴,並跟隨上海音樂學院馬革順教授學習作曲及指揮,開啟了聖樂創作的路。」一九五三年的冬令會中,楊伯倫再次將自己奉獻給上帝。

  五十年代後期,「三年大躍進」開始,教會的聚會全都停止,有些甚至被改為工廠,這段日子嘗過饑荒、煉鋼、下鄉勞動、參加反右鬥爭等。直到一九六二年移居香港,他身上只有三塊錢,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來港後只得靠教小提琴維生。

  楊伯倫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是修讀化學的,來港兩年後創立了化工公司,承接大廈外牆清洗的工程及研製清潔用品。這些事業上的成就似乎跟音樂拉不上關係,原來在忙碌的工作下,他並沒有失落上帝賜予他的音樂創作天分,他不斷將來自生活與信仰的靈感,融化成一首又一首打動人心的詩歌。

  經過了這些艱辛的日子,生活總算安定下來,楊伯倫並沒有埋怨.....「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就是因為這些經歷,我才體會到上帝給人的應許是實在的,才能寫出觸動人心的詩歌......創作詩歌必須要使人唱到入耳、入心、入肺。」他認為創作詩歌最重要的是能觸動人心的深處,所以除了要有音樂、和聲、文學的修養之外,最重要就是要有屬靈的深度,所以他經常閱讀聖經及屬靈的書刊,藉以幫助自己創作出使人聽後能入耳、入心、入肺的詩歌。為此,往往一首新歌的創作動輒會改上數十次,有時又會給教會詩班試唱後再作修改,目的就是精益求精,使音樂能夠達到讚美、激勵、安慰和勸勉的使命。

  「在快餐式和自我主義的文化衝擊下,我很擔心音樂很快會在教會中消失。」一九九二年,楊伯倫的生意及運作已上了軌道;他毅然將公司轉售,決定全時間專心用音樂事奉神,並推廣聖樂工作。

  他認為近年來不少年輕的信徒投身創作詩歌,豐富了教會的音樂創作。不過在快餐式和自我主義的文化下,很多現代的作品流於快速的創作,內容只求趕上潮流、易「上口」而欠缺深度,有些就連屬靈的內容也欠奉。

  「我對詩歌的看法,是不管音樂的新和舊,反而關心歌曲是否合符神的心意。並將新和舊的詩歌結合、達致互相幫助及協調提高。過分著重某一種音樂,只會使人朝向音樂,而不是崇拜上帝,這會本末倒置。

  忠心的事奉上帝六十年,為教會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聖樂作品,生命成了頌讚,頌讚也成了生命的一部分。香港中華聖樂團及北角衛理兒童合唱團將於下主日(九月二十三日)舉辦「生命的頌讚」音樂會,由多位歌唱家及器樂演奏家演繹楊伯倫過去六十年的作品,讓聽眾感受這位聖樂界前輩生命中的頌讚。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十大長者】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