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關懷


2226 期(2007 年 4 月 22 日)
◎ 情理互動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文學是一種社會的產物,即使那苦心經營的只有一人。」 ─ 馬奎斯

   孟賢兄上次恭維的說話看得我的臉不期然地紅了起來。本來只是市井皆曉的尋常生活態度,竟然被升格成為「誠者無敵」的個人信念!直叫我感到汗顏。老子說得好:「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過度表揚「德行」,恐怕只會帶來不大健康的刻意與自覺。

  話說回頭,為了討論的緣故,孟賢兄問「那最個人的,往往也是最普遍的」究竟有甚麼根據?坦白說,我確實沒有想過這需要甚麼客觀的根據,只是作為一個讀者及作者的直覺共鳴而已。但我懷疑那該是不少人共有的體會罷?畢竟雖然我們具體的歷史文化處境各異,所面對的掙扎抉擇卻是何其相似!否則莎士比亞、歌德、老莊、孔孟等中西經典當無法引起我們如此深刻的共鳴。這也是我上次引用蕭伯納的重點所在,實在跟所謂「誠者無敵」沾不上邊。

  當然,孟賢兄亦說得很對:不少人都嘗試分享自己的經歷、見證,卻不見得一定就能引起聽者的共鳴。從邏輯的角度來說,「個人的」因素大概只是引起共鳴的一個「必要而非充分」的條件罷。就如僅僅具備誠意,並不足以使一個作者的著作成為經典。另外,蕭伯納那所謂「最個人的」,不言而喻當然是指那人類共有的基本關懷,而非泛指一般瑣碎的個人私隱。

  至於「狂熱地宣講自己真實的感觸、掙扎或領受」,當然並不保證這些感觸、領受是正確的或是對別人有益;但「企圖去找出所有需要的最大公約數」,亦明顯無法扭轉魅力領袖的道德偏差。事實上現代心理學或傳播學,正經常利用這類客觀研究或統計數據,去達到它們影響、操縱群眾的目的。因此孟賢兄提到希特拉和毛澤東的是非對錯,基本上跟個人的「熱切誠懇」或經過計算的「最大公約數」並沒有任何邏輯上的關連。而無論他們是否道德正確,倘若他們「成功」,亦正顯示他們確實觸動人們心底的一些基本需要。

   孟賢兄最後指出,「嘗試認識讀者/聽者,以調校自己的寫作或講道,而不是單單依賴自己主觀的感觸、掙扎或領受。這種客觀和主觀的平衡,亦就是學術工作的基本原則。」這確實是駁不倒的道理。向個人感受傾斜,當然會造成狹隘的主觀偏執;但不可否認的,是寫作與講道有時跟學術研究可以有很大的差異。至少我沒有見過太多人肯花錢買學術期刊─就像他們買小說散文那樣─回家慢慢啃。而在聖經新舊約的記載中,我們亦甚少看見先知、使徒或傳福音的,以學術研究的態度去宣講上帝的審判或天國的道理。而不少學術研究所缺乏的,正是作者的個人關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