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香港的孩子做不成作家?


2226 期(2007 年 4 月 22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來自北京、現於美國讀小學的十三歲女童范褘(Nancy Yi Fan),今年三月在美國出版第一本英文小說《劍鳥》(Swordbird),連續七週打入暢銷兒童小說排行榜頭十位,被形容為出版界奇蹟。她最近更親自花半年時間將小說翻譯成中文,中英對照版上週二在大陸推出。」

   《明報》11.4.2007

  坊間許多寫作課程和講座,也有不少教育機構和公司為香港中、小學生辦「到會式」的寫作班,甚麼「創意寫作樂無窮」、「寫作繽紛樂」、「菁英寫作班」等林林總總,但是否多了有關課程和活動,就真的能夠「培訓」出好的寫手甚至作者出來呢?

  最近名噪一時美籍華人女童作家范褘,花了三年時間,用英語撰寫魔幻小說《劍鳥》,全書二十萬字。Harpen Collins出版社將此書出版後,連續七週打入全美暢銷兒童小說排行榜頭十位,被形容為出版界的奇蹟。記者訪問范褘寫作的祕訣,她說出了十項,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寫作有熱情,第二是在寧靜環境下寫作,再其次是全神貫注。

  這三項看似不難,其實卻是極不簡單,也是教無可教的。問香港的小孩子為甚麼如此害怕或抗拒寫作,要寫也是敷衍了事,馬馬虎虎的?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好像沒有東西要寫,沒有甚麼想法或感受要表達的,所謂無「情」可「抒」就是缺乏范褘所說的「熱情」(passion)。這一代的香港兒童大概只有三年真正的「童年」,可以快快樂樂的做自己,一旦入學讀書,一方耳濡目染大人的生活方式,目迷五色;另方面就是在學校裡被迫「合模」,所謂「獨特性」(uniqueness)和「個人風格」(personal style)在特區教改十年中已被削平,正如他們所唸的學校已愈來愈失去原有的特色。沒有個體性就沒有想像和創造的空間,也就失卻了熱情,這是香港孩子常感不快樂的原因。

  至於范褘所強調的「寧靜」和「全神貫注」,也是香港大部分孩子所缺乏的。香港社會生活節奏緊張,家中的電視及電腦常開,父母親說話又大聲,坐巴士也講手機和看roadshow,整個生活環境充塞著噪音。香港的兒童缺乏獨處的空間和習慣,熱鬧慣了,心情無法平靜下來,這也是他們無所感悟的原因。

  慶幸范褘是移民到美國,如果她父母學李雲迪或郎朗,選擇移居香港,肯定她寫不出這本書。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