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牧師死後有拉丁文墓誌


2215 期(2007 年 2 月 4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英國馬禮遜牧師是十九世紀第一位來華的傳教士,他是在一八零七年九月四日抵達澳門,七日進到廣州,所以二零零七年是馬禮遜牧師來華傳教二百週年紀念的大日子。由於馬禮遜牧師是首位基督教來華的傳教士,若不是他深受聖靈的感召,以及具有赴死犧牲無比的勇氣,則不可能有近代基督教的傳播,更無可能有今天華人教會的存在和發展。因此我們中華基督教的信徒理當飲水思源,感謝天父上帝在二百年前,為中華大地預備一位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為主的福音作開路先鋒。

  無可置疑,馬禮遜牧師來到中國,在對外唯一開放城市的廣州,當時滿清政府厲行禁教,馬牧師是不能在此立足的。其後於一八零九年藉著在東印度公司任職翻譯,才可在廣州和澳門居住。但當東印度公司專利權於一八三四年取銷,一月三十一日所有職員撤回英國。英國政府派出律勞卑爵士(Lord William John Napier)充當商務監督,亦聘馬禮遜牧師為譯官,協助律勞卑向中國官方爭取以外交地位駐在廣州的權利。律氏於七月十七日到澳門,二十三日便要馬禮遜牧師同往廣州交涉。由於馬牧師行前已感不適,到廣州後日夕辛勞,終於八月一日晚上十時逝世。翌日將遺體運返澳門,五日舉行安葬禮。而在八月英文《中華叢報》(The Chinese Repository)竟有一篇拉打文墓誌的發表(見下圖)。按天主教神父夏其龍博士譯為:「馬禮遜神學博士:一、賦有天才聰敏,能負重任的人。二、著有中文的寶庫,完成後十年逝世。三、為祖國的榮耀,裨益人類。四、在威廉米憐協助下,完成了為中國人用的聖經譯本。五、在世約五十二年,於主曆一八三四年八月一日逝世。六、這將是你的讚頌,中英語言及心態兼備......為神奉獻生命」然而這篇拉丁文墓誌,並未採用刻為墓碑。事實在馬禮遜安葬後,他的摯友著名畫家錢納利(George Chinnery)曾為馬牧師的墳墓畫過素描表以悼念。(見下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