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藝方式演活深澀神學訊息
教會應將神學帶回現實生活


2167 期(2006 年 3 月 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文字愈來愈變得不再重要。其實文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信仰的關係更為密切,文字包含信仰真理,信仰的真諦亦往往透過文字表達出來。

  信義宗神學院主辦、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協辦的「第二十七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頒獎禮,於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假香港中華基督教教會九龍會所舉行,當天共頒發四個獎項。頒獎禮由中國神學研究院副院長余達心牧師擔任講員,他在分享時指出教會應該注重藝術生命塑造,將抽象的神學帶到現實生活之中。

  余達心牧師當晚分享的題目為「從《一陣風談起,留下了千古絕唱》談起」,他引用京劇名曲〈借東風〉的唱詞和「現代命運」的章節作為例子,指出一個宗教能否深入民心,決定於宗教能否結合當地民間的文化內涵。

  余牧師談到唐代的佛學常用「俗講」的方式向民間宣講佛道,使用大眾知道的民間故事為題材,透過用講故事的方式,使民眾對佛教產生認同感。他認為在華人的教會中注重釋經,不喜歡「俗講」。因為教會重視宗教哲理的分析,認為「俗講」不能保持經文的純正;同時教會較著重於建立信徒的信仰生活,以及對福音事工開拓,所以引致教會對信徒的文藝生命塑造被忽略。余牧師強調,文藝是代表我們對生命的訴求,它在真理上帶來很大的提醒,當我們在欣賞一幅畫像或是一首歌的時候,往往就體會當中蘊含著真理。

  余牧師指出西方教會和華人教會注重說理,但是說理是抽象的,教會要學習把抽象的神學帶到現實中。神學是需要用心去實行在生活中,教會應把深奧的神學透過文藝方式去表達,加強神學上文藝創作。

  在湯清基督教文藝獎中獲得文藝創作年獎的袁瑒女士(筆名:亦文︶,憑其著作《無名的麥種》脫穎而出。她在頒獎禮上表示,過往閱讀名著時,發現坊間欠缺有關傳教史的文藝作品,令她感到無奈,於是決定寫一本有關傳教士的書。她的作品另一目的是要激勵更多人,願意為主所用投入文字事工上,因此勉勵所有基督徒應有一顆願意為主所用的心,參與文字事工。

  文藝創作組推薦獎得主陳潔儀博士(筆名:邱心︶,以其作品《我爺爺的古怪老友》獲得獎項。作者在頒獎禮上感謝上帝給她的恩賜,並透露創作此作品的目的是給小孩子看,透過作品來開拓小朋友的視野。

  神學論著作組推薦獎《與龍鳳共舞》,作者李景雄博士表示,獲得該獎予他很大的鼓勵,他期待作品能成為「催化劑」,為華人教會創作出更多有創意的漢語神學作品。

  另外,福音單張組推薦獎由宣道出版社的《五福臨門》獲得,現時身在美國的鄭果牧師透過代表表示,獲獎讓他在文字事上更專心和忠心。(尚有相關內容可溜覽以下網頁https://christianweekly.net/2006/ta12103.htm

  

評審團對得獎書籍的評語

  文藝創作組年獎

  《無名的麥種》亦文著 校園書房出版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基督教歷史小說。透過展示清初的宮廷鬥爭及對傳教士的逼害,對照主耶穌當年的經歷!此書的角色塑造極之成功,傳教士杜仲民的身世和言行,活出了主耶穌所講的八福,最終引發蒙古格格蘇麻喇心意更新的變化,創造出極強的戲劇張力。傳教士之間也曾就如何回應華人對基督教的指控,起了很大的分歧,有的堅持抗爭,有的傾向忍讓,但他們最終都放下自我,在主內謙卑地求合一。

  文藝創作組推薦獎

  《我爺爺的古怪老友》邱心著 突破出版社出版

  邱心女士獨排眾議,大膽推介幾本大半個世紀以前的中西名著........作者除了獨具慧眼,也透過較奇特的寫作體裁,藉兩爺孫的一次奇異旅程,生動而趣味地介紹這幾本文學名著。

  讀此書是一種享受,就好像乘坐一條小船遊歷中西文學的花園,作者娓娓道來她所介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他們的順逆悲喜崎嶇人生路。

  神學論著組推薦獎

  《與龍鳳共舞》李景雄著 道風書社出版

  三十年來,李景雄牧師致力嘗試把基督教信仰和中國文化,亦和當今香港的情景融合,最終的目的在於為廣大的香港信徒對如何認真地在香港作個有名有實的中國基督徒提供一些寶貴的線索。

  《與龍鳳共舞》收集了李牧師十六篇在不同角度探討這重要課題的文章。這些文章文筆生動、深入淺出,頗能引發同工同道繼續思考與探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