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主人:你好!
聖誕節臨近,教友中添了幾個新生兒,大家喜孜孜地籌備嬰兒奉獻禮。「驚聞」我竟然從沒為快將五歲的兒子行奉獻禮時,大家都投以責備的目光。嬰兒奉獻禮真的是這麼重要嗎?若是非行不可的,我現在有甚麼可補救的方法。
讀者陳太 上
陳太讀者:
嬰孩原本就是正一的「天國可人兒」,在這頌揚聖嬰耶穌降生的時節,我們身旁的純真嬰孩,又再帶給複雜的成人世界一點暖意。
父母都會珍愛兒女,以兒女為欣慰。我們都渴望兒女在上主的恩典中長大;得保守,得導引。可是各宗派對於嬰孩在救恩中的地位,至今未有一致觀點。
歷史相對悠久的宗派、較多認信救恩會自然及於信徒父母的子女;因為我們都感恩地深信,兒女是上主所賜的產業(詩一二七3)!所以這些教會多有「嬰兒洗禮」的設定,就是先確認小生命在主的恩中,待嬰孩長大後清晰所信,再給他們行「堅信禮」。
近代興起的宗派、較多認為寧可讓嬰孩長大後,可以弄清所信,才自己作抉擇歸信上主。這些教會自然不會有「嬰兒洗禮」的設定。但是就另設有「孩童奉獻禮」,好讓父母藉此表達並立志、又祈求上主的恩惠,要按聖經真道教養子女,歸屬上主。
即使有此觀點上的差別,所有教會都確信,「神愛世人」必定包括嬰孩在內。教會不是有不少「耶穌喜愛世上小孩」詩歌嗎!教會不是都重視「兒童事工」嗎!陳太讀者的教會,大概屬於後類近代興起的宗派,也同樣重視要將兒女呈獻於神的權能中。
至於這個「孩童奉獻禮」以甚麼歲數為止,卻是每所堂會的慣例,並無準則。不過當年耶穌也曾抱著小孩子,祝福他們。這些小孩子不一定都仍在襁褓階段吧(可十16)!陳太讀者要做的並非「補救」。教會有多種禮儀,目的都是在認定神與人的關係;所以面對任何禮儀都是「輕慢不得的。」
要想想是否取用這個禮儀的含意:既是呈獻,讓神作孩子人生的主,人生的保障;也是志願,邀請教會眾auntie uncle一同為孩子的成長守望。祝你一家和孩子常歷主恩。
小僕 區伯平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