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派「平安米」的反思


2142 期(2005 年 9 月 11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年來,盂蘭節派米活動,因著媒體效應,愈多人排隊輪候領米,派米團體愈有其聲譽,更因有人死傷,成為社會關注事件。盂蘭節由早期海豐潮州移民帶來本港,此節期出自民間傳說「目連救母」。學者董芳苑認為釋迦得意的門生目蓮,不忍見亡母在餓鬼道中受苦,向釋迦請教解救方法,釋迦要目蓮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邀請佛僧來為亡母念經超渡,並將百味五果置於施食盆中,以解救母親脫離飢餓之苦。「盂蘭」是梵語“Ulambana”音譯,意即「救倒懸」,乃指拯救地獄中受苦的鬼魂。目蓮單純的救母孝心,後來演變成解救地獄受苦鬼魂的節日,這就是盂蘭節的由來。

  本港七月盂蘭節已有五十年歷史,不同社區舉行活動,一連三日要請神、請戲、派米;按照傳統,盂蘭節活動將供奉過神明的生果、米派給信眾食用,因為不少人迷信做節將帶來平安與順景。據報道,盂蘭節派「平安米」乃近年興起,於是派「平安米」的方式,敬老成了虐老,使不少長者為求值三十元的米,要飽受輪候之苦,爭先恐後,又要不惜重負,搬運米袋回家。

  有媒體呼籲這些派米團體儘快改變派「平安米」的方式,如利用電腦系統,預先登記領取「平安米」的長者資料,並將「平安米」分發到各區中心或長者家中,避免混亂情況。又建議把派米改為派超市禮券,讓長者自行到超市領取。

  基督徒不會貪「平安米」,並且不會參與俗稱「鬼節」的拜偶像活動。我們確信一切平安由耶穌而來:「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十四27)。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所說的第一句話也是「願你們平安」(約二十19)。

  本港教會針對「開鬼門」的盂蘭節,可善用農曆七月十五日此段時期,舉行「主賜平安」福音嘉年華會,針對長者舉辦免費量血壓,贈送超市禮券。當同時期,有千多間教會舉辦大小不同的免費活動,且有「福音米」(超市禮券)派發;這些長者或需要人士分身乏術,自然減少了供求的差距,長者寧可在有冷氣的堂會內,又唱福音粵曲,又可離場前取得「福音米」。民間的宗教節日,不一定要硬攻,也可在福音內轉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專題專訪】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