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亢不卑地面對政治議題


2142 期(2005 年 9 月 11 日)
◎ 時事透析 ◎ 蔡志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九月初與多名來自不同宗派有代表性的牧者,與泛民主派一些議員代表會面,討論有關性傾向歧視條例的問題。在會面前一天見到六名表示出席的議員名單時,早已對會面是否有作用打個問號,因為他們大多是立場十分清晰的,其中三名一直十分支持同志團體的訴求,另外三名看法則與我們較接近,其餘十多名,特別是一些未就應否立法表態的泛民主派議員皆沒有出席。雖然明知會面作用不大,但仍然繼續赴會,為的就是珍惜與不同意見人士彼此交流的機會。

  會面的過程卻令人有點失望,雖然會上雙方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禮貌,平心靜氣討論問題,但亦有議員由始至終都擺出一副不耐煩的表情,完全缺乏聆聽的誠意。翌日有報章大字標題表示:「宗教界游說民主派觸礁」,個人認為是言過其實,因為當初答應出席,主要是為了交流對話,希望彼此更明白對方的想法,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倒沒有打算匆匆一個多小時的會晤就可以改變對方的立場。

  個人認為教會團體在關心一些社會政策的時候,難免要與政府、立法會及一些相關團體(無論意見是否相同)打交道,透過會面去加強溝通和了解,當然大家可以將有關行動視為游說,希望可以改變對方的想法和決定。但個人認為就算明知不能改變對方,有關的會面仍是重要的,因為教會作為社會上的一員,我們有權利去表達我們的意見,另一方面,教會作為時代的守望者,我們有責任表達我們對一些不公義、不道德和不健康的社會現象的關注。

  教會團體應以不亢不卑的態度參與類似的會面,議員和官員並非高高在上,我們毋須低聲下氣,但我們亦不是壓力團體,無需經常咄咄逼人。教會團體不會直接參政(例如參與選舉或成立政黨),只需有話直說,亦不需作任何政治交易(例如在某個議題上讓步來換取另一個議題的通過)。最重要的是我們並非是為了爭取教會本身的利益,而是以社會大眾的利益為依歸,有些時候需要苦口婆心,亦有些時候應提出嚴正的批評。

  對於有關會面,無需以成敗論價值,無論是過去的反賭波,還是未來的性傾向歧視條例,能否阻止其通過並非我們能掌握的事,但是否盡力去表達意見就一定是我們能夠掌握的範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專題專訪】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