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以房接房、以地連地


2116 期(2005 年 3 月 13 日)
◎ 交流點 ◎ 江大惠(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講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有土斯有財」是香港的格言。九七前多少的神話都是建築在地產業蓬勃的現象上,不單巨富靠地產置身香港的富豪,連升斗市民都靠排隊買樓、供樓、樓換樓而成為小康、中產。由於物業持續升值,香港人買樓勇字當頭,按揭利息超過廿厘也照去,供款額達到每月收入九成也沒有懼色。因為升值快、回報高,不趕快上車,蘇州過後沒船坐。

  八四至九七,政府賣地受中英聯合聲明限制,每年供應不可超過五十公頃,形成供不應求,物業大升。回歸後的八萬五政策令供應大增,世紀末地產泡沬爆破,物業跌了六成。有位朋友九四年入市馬鞍山,五千元一平方呎,目前仍虧掉三成。負資產的情況更慘,目前按揭利率是最優惠利率減二厘多,但負資產因風險高,仍在付高於最優惠利率的息口。

  現豪宅地產復蘇,貝沙灣傳叫價一萬四千元一平方呎。不知誰負擔得起?本地近十年的大學畢業生、專業人士也恐怕亦未有資格,除非又靠內地的富豪。另一方面,地產商聯同銀行提供種種優惠吸引買家,零首期、九成半按揭、現金回贈、按揭利率最優惠利率減二厘多。如果後市形勢大好,為何需要這許多催谷?

  居住是人的必需品,現在香港的房屋單位數目與家庭數目相若,如果人口不會激增,普遍市民沒有因收入大增而企圖改善居所,對房屋的需求不見得大增。除非自己有實力、有居住的需要,否則要小心又是一次泡沫經濟。

  先知以賽亞曾警告:「你們要遭殃了!你們已經有田地房屋,還貪圖更多的田地房屋。別人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你們竟把這一大片土地獨佔了。我聽見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說:這些豪華大廈都要荒廢,無人居住。」(賽五8-9現代中文譯本)希望不要給他言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