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世界華人基督教會中,所採用的中文聖經,是以一九一九年出版《和合本》的譯本佔大多數,(見上圖)《和合本》之為華人教會採用,至今已有八十五年之久,無疑是因為文辭雅麗,並且忠於原文。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周作人在〈聖書與中國文學〉一文(按聖書即聖經),對《和合本》文學作出深度的評述,他說:「倘若離開了正經古訓說到這些觀念,用純粹的歷史批評方法,將他當作國民文學去研究,一定可以得到更為滿足的結果。這是聖書研究可以給予中國治理舊文學的一個極大的教訓與幫助。」而事實上,在今日國內有不少學者採用《和合本》作為文學研究的主題,發掘和合本聖經在文學上的優點和貢獻。
《和合本》的翻譯,是因為一八九○年歐美各國教士在上海聖召開譯經會所作的決定,由英國聖經公會、美國聖經公會、蘇格蘭聖經公會共同合譯。但從事譯經的專責同工,不但中外學者參半,而且由不分宗派的承擔。就一九○六年的譯經圖片所見,從左至右有鮑康寧(F.W.Baller,內地會教士,漢學家);劉大成;富善牧師(Rev.ChaunceyGoodrich,美國公理會教士,華北協和神學院院長);張洗心;狄考文牧師(Rev.Calvin,WillsonMateer);王元德;鹿依士會督(W.S.Leuis,美以美會會督);李春蕃等八人都是不同宗派的教士和信徒,可見《和合本》是一本超宗派的聖經。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家教會】
【牧養全攻略】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基督教週報》四十週年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