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年前我接觸到一種創意的信徒彼此牧養和福音遍傳的方式,簡單易實行而且大有功效,依芙連師母《主,改變我!》的作者一生教導禱告,晚年,累積一生經驗在全球推動「三人同禱」,又可直譯作「祈禱三胞胎」。產生了爆炸性的效果。時值普世宣教運動發起為未得之民禱告,在南亞、南美、非州上千的婦女「祈禱三胞胎」紛紛爭先恐後認領一未得之民天天代禱。為日後這幾個地區福音遍傳鬆了土。那些地區的女基督徒事奉空間不多,卻以三人同禱來引爆堅固營壘。就如麵酵藏在三斗麵裡,令全團都發了起來!
同禱=彼此牧養
但以理、以斯帖,都有禱伴支持。主耶穌在懇切禱告時祂帶著彼得、雅各、約翰。當年在台東,神給我兩位禱伴,一位未婚西教士和一位巳婚中學教師。我們一起為彼此,也為台東市禱告整整一年。所經歷的神垂聽禱告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而我們三人各自領受了日後的事奉方向,誰都不相同。每次重聚都加倍感恩。姊妹事奉的空間不大,或已到了瓶頸,便格外需要透過這分「在同禱中彼此認識」來增加心力,引發行動。
小羊同禱,牧者才不會過勞
即使小組牧養,或加上心靈醫治,部分肢體仍須要大量地被個別關顧來舒緩他們在生活中的壓力和探索人際關係而受到的挫折感。又或許他巳習慣享受牧者的呵護,失去了學習獨立的動力。新加坡一位教牧就經常安排情況和背景相近的信徒每週同禱,他從旁鼓勵,避免讓受助者過分倚賴他。
你須要三人同禱
教牧、師母、輔導員,都是缺少私人空間超額勞心又得講求形象的群體,很容易滿足於事奉帶來的美好感覺而長期漠視自已內心世界。肯commit結伴齊成長的友誼,從十七到七十,從初信到傳道同工,你我都須要禱伴!祝你有伴偕行,如鹿如鷹!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家教會】
【牧養全攻略】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基督教週報》四十週年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