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超過五十萬人上街,今年在酷熱天氣下,仍有五十三萬人遊行,表達港人追求民主的訴求。一次遊行,不同人士自有不同解讀,筆者一家參與在其中,嘗試主觀地理解「七一遊行」有三方面 :
獨立自主
今年上街之前的動員較去年遜色,去年甚多專業團體號召或呼籲其會員參與遊行,而隨「封咪事件」,這次遊行不是主辦團體或某報某刊某電台的功勞。筆者認為這正反映港人於回歸日當家作主的民主質素,是經過思考, (烈日當空,為何要上街?)付上代價的行動。基督徒上街,也不是因為有更正教教會組織作呼籲與動員;我們的教會體制沒有陳日君,而選擇上街的教牧與信徒,表現的正是獨立自主的民主人格。
溫和理性
今年沒有了「反廿三條」的迫切性,遊行所見,口號與標語大部分是溫和與理性的。
本港大多市民,特別是中產與專業,核心價值是維護一向享有的自由與人權,不容別人剝奪;同時熱愛國家,經常往返內地,為國家的開放與建設感到驕傲 ! 兩者兼容,又愛國又追求民主,對中央不存在「敵我」關係,只是一國兩制價值差異的矛盾。
多元訴求
主辦團體雖以「爭取○七、○八普選」為主題,但民主陣營內已有不同的論述。筆者主張將來再有七一遊行,不如簡稱為「港人希望」或「港人訴求」遊行, 因在遊行隊伍中正反映多元訴求,有同志組織、性工作者上街表達訴求,同時「性文化學會」也旗幟鮮明地表達立場。「有容乃大」正是七一遊行體現的精神,也許將來更可加上「慶祝」的元素, 於是○三「七一」是黑色「悲情」,○四「七一」是白色「熱情」, 而港人期盼的是將來紅色的「鄉情」(以歡欣心情慶祝回歸,落實民主普選) !
我們要繼續上路,使七一遊行「變色」成功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家教會】
【牧養全攻略】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