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藝術」與「性科學」
第 2016 期(2003 年 4 月 13 日) ◎ 才德女子 ◎ 黃慧貞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同學的迷惑是可以理解的:性,一直在我們的印象中是禁忌。不單在教會,在家庭或大眾生活的範圍中,對於有關性的議題一直都不易宣之於口。雖然在傳媒中,性已隨處可見,但討論的重點不離健康與衛生的勸喻。在我成長的年代中,性知識就是從衛生巾公司到學校宣傳的短片中得來的。記得第一次在中學聽到碰男孩大腿是高危動作時,絕對一頭霧水;第一次看到精子進入陰道的繪圖,完全震驚。
在希伯來創造人的故事中,何妨不是無性的?問題更大的是,性接著與罪和出現罰同時。由赤身露體以致於羞恥,到女人的懷孕受詛咒,展開了聖經中性為不潔的談論。在公開嚴肅的場合不談性大概已成為共識,所以一直以來教會講壇上鮮有「談性說愛」的。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最近教會的連串「性文化」講座豈不是將性歸還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是否已達到如傅柯所渴慕的一個以性為生活藝術的理想環境?
不過,有關性的談論和對女人的談論有一個相似的地方。當女人被談論的時候,多是以她為一個問題,故需要引發特別的討論。最好的例子莫如哥林多前書及提摩太後書中對婦女的諸般指責。現在教會舉辦聚會公開談性,大概亦是有感於性在今日社會已成為一個問題,需要好好的處理、調校和重訂標準。從這個角度來說,基督徒正全面投入建設一套當代的「性科學」,以對如洪水猛獸般的性,嚴陣以待。
我有一個看法,也必須等到基督徒姊妹能成為談論性的主導者,性的談論和實踐才可以成為生活藝術的一部份,豐富人的身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