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7 期(2003 年 2 月 9 日)
◎ 牧養事件簿 ◎ 謙祈
「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可七20~23)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編製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小書,名叫《害不再從口出》,目的是「教導家長多用正面的說話,去鼓勵子女成長及進步」。其實,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以說話的鼓勵和支持,特別是長者,他們較容易因為沒有賺錢的能力或體弱多病而自卑,覺得自己不再中用。
心理輔導學有一個詞彙叫「同理心」,是成功溝通必備的先決條例。記得以前曾經參加一個角色模擬的遊戲,我要一人扮演兩個角色,幻想自己正在跟一個商業對手商談生意,當我說完一句話或一個問題,然後易地而處即時扮演對手回應自己的說話,就在這樣自己跟自己對答的過程中,我開始明白原來自己的說話犯了很多毛病。甚麼毛病?不如讓你來試一試吧!現在,你幻想自己是一個超過六十歲的長者,看你會怎樣回答下列說話。
一、「老」公公/「老」婆婆,你好!
二、你是不是獨居老人呀?
三、聽不到,原來你是聾的!
四、乜你咁麻煩架!連提款咭也不知道怎樣用?
五、你這麼老還周圍去?
六、你又忘記把自己的東西放在哪裡!
七、為甚麼你的家有這麼多垃圾,不如我幫你收拾一下。
八、得啦!得啦!我知道啦!
九、我好忙呀!你要講甚麼事情呀?很重要的嗎?
十、你又同某某去打麻將呀?你又抽煙呀?
不知道你會怎樣對答,其實當長者聽到以上的說話是很不好受的,下期我會一一跟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