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春節, 喜歡春節的假期,更喜歡她帶來的喜氣洋洋,生機勃勃。現在我們慨嘆經濟蕭條,生活困難;但我相信無論如何艱難,社會的整體情況也比六十年代進步。在我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春節也是在那一段艱難的日子。
當年,父親幹的是沒有什麼雙糧福利的散工,年關不但沒有把他難倒,反而是大展身手的時機。不知父親從哪裡找來貨源:時花,新年擺設,毛衣,玩具......各種各樣, 帶著還是小學生的哥哥和我,趁著假期當起小販來。
平日,家母管教甚嚴,我們不可隨便外出蹓躂。這段時間,跟隨爸爸,走遍大街小巷,生意理想與否,還有「走鬼」的驚險都是爸爸及哥哥的煩惱, 年幼無知的我,只管睜開小眼睛,看 「花花綠綠」的世界,興奮不已。
狹小的公屋,成了臨時的工場和貨倉。家母因為要照顧家裡的小弟妹,留在家裡當我們的大後方:包裝貨物。愈接近新年,攤檔的時間愈長,但無論多麼夜,每晚回家,媽媽還是煮了香飯好菜在等著。
除夕夜是最後的衝刺,回到家裡經常是凌晨的一、二時了,我通常是疲倦得倒頭便睡,來不及造個好夢,已經被響亮的炮竹聲吵醒了。 神奇的是,本來凌亂不堪的臨時的工場似的家,已變得窗明几淨,新門簾、揮春、賀年糖果......,一樣不缺,究竟是誰變的魔法?我還弄不清的時候,媽媽已經催促著要換上新衣、新鞋、新襪接迎新年了。
我的家有著十分傳統的規矩,春節其間,只可說吉祥的話,惡言惡語都被拒門外,於是,成人的 :「恭喜發財」,「龍馬精神」,「身壯力健」......; 小孩的 :「快高長大」 ,「聽明伶俐」,「讀書進步」......不絕於耳,大家都造著積極的美夢,夢想何時成真? 有賴春節後的努力了。
告訴你一個小祕密,後來家父轉做小生意,蠻成功的。現在,偶然小孫兒們問起老人家從哪裡學來管理營商之道,他還會微笑地回答:年宵攤檔囉。
巧兒 (howyeehk@yahoo.com.hk)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專題專訪】
【讀者來函】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開卷有益】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妹頭記事簿】
【余Sir信箱】
【有夢人生】
【交流點】
【生命道場】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Q版校園】
【漫畫Te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