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四德


1984 期(2002 年 9 月 1 日)
◎ 神學縱橫 ◎ 陳耀南(澳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從宋朝到清末,差不多一千多年,凡是良家婦女,如果不纏足,就被人家看不起,那個時代,結婚是婦女最主要的出路,如果不纏足,就嫁不出去。漢族的一半人,而且是負責生育下一代那一半人,竟然都半殘廢。如今都知道,女性的語文天賦平均比男子高,而歷代是稱崇尚文學的中國社會,竟讓婦女成為文盲。中國人,特別是男人,過去的愚昧、自私,真讓我們羞愧:現代中國男人,真要對中國女人特別禮讓,作為替祖先補過!

  當然,單是這一點,現代的中國人,特別是女人,就應該歸信基督,不是基督教的傳入,不是許多先進基督徒~特別是女性傳教士~的努力,中國婦女的解放,恐怕還不知何時開始!在過往那些婦女黑暗的日子,許許多多出名的鴻儒碩學,高僧大德,對這些事情,幾乎不曾說過一句話!儒家,只是講天尊地卑,所以重男輕女;佛教,只是勸念經修經,希望來世轉成男子,何曾想到上帝賦予男女平等和婦女人權?儒家也講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是好好一對腳,在四五歲便由父母故意毀傷,卻家家戶戶視為當然!佛家也講過眾生平等,可是在這個問題上面,同樣成為空話!

  於是,我們便想到傳統的女性規範:「三從四德」。

  四德比較好講,東漢一位婦女領袖,書香世代的女學者,大歷史家班固的姊姊,後宮妃嬪的總教師,班昭。因為隨夫姓而被稱為曹大家,寫了本《女誡》,提出以德、言、容、功為婦女的「四行」,也即是《周禮》所謂「九嬪以婦學之法教九御」,鄭玄注說:「德」就是「貞順」貞潔、順服:「言」就是「辭令」,溫和得體;「容」就是「婉娩」也是柔順服從,「功」就是「繼枲(音紙,麻也)」,就是織造工藝(也是溫溫柔柔,軟軟的東西~總之,就是溫柔,順服,專一~對男人,不是基督徒之對上帝。

  在傳統的中國,一個、一族、一家,那個最得勢的男人就是上帝。身為婦女,次等人類,未嫁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即如孟子所謂:「無違夫子,以順為正」~這個「妾婦之道」,就是所謂「三從」,《儀禮,喪服傳》:「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也是一言以蔽之:順服。

  《世說新語》一個故事,有位許先生,盲婚啞嫁,聚了阮小姐。阮小姐樣樣好,只有一樣不好:就是樣子不好。交拜天地、揭起面紗之後,老許誓死不入洞房。阮小姐(唉!應該是新許太了)差侍婢問他,他說:「你問問她:婦女四德,她有幾項?」

  新許太憋着氣回答:「新婦欠缺一點的,只是『容』罷了。不過,所謂『士有百行』,一個讀書人應有一百種美德,許先生又有幾多呢?」

  「都齊備」,老許傲然說。

  「是嗎?許先生好色不好德,剛剛和孔子所勉勵的相反,所謂『齊備』是甚麼意思?」

  想不到新夫人見識、口才如此高超,老許於是入房。

  《世說新語》的記載至此完畢,此後沒完沒了的,恐怕想像可知的,古今中外無數不斷讀出的情節。那個時代,男人理所當然地有婢有妾,許太是否從此只求名份而啞忍,抑或另有高招,控制丈夫,我們就不得而知了。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對婦女的要求就是:「以順為正」。

  順逆正反的社會規範標準,到晚清以後,西方浪潮衝擊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而西方社會本身,近幾十年變本加厲的變化也是不少,所以,對移民到澳紐美加而少不免仍然殘存若干傳統文化觀念的華裔婦女來說,如何面對與適應西方社會生活的衝擊,就是一大課題了。現在我們試用現代西方的電燈,照照傳統中國的三從四德。

  先看四德。

  「婦功」問題最小,只是範圍大大擴展而已。開飛機、開機關鎗、打電話、打電腦,現代中國婦女無不勝任,就看有無興趣與需要。

  「婦容」問題也不大,「女為悅己者容」,這話本就出於永恆的人性,人都愛美,婦女尤其愛美,美的標準決定於自己的口味,也決定於自己所愛和愛自己者的口味,既然古今中外大多數男人都喜歡女人嬌嬌媚媚,而女性的容態聲音也是天生比較溫柔,那就柔情似水,以柔制剛好了。

  言與容是密切相關的,女性天生就善於言語,過去的女性,話說得太多,書讀得太少,眼界胸襟狹窄,樣樣看不開,連紅樓夢裏面那批聰明美麗的女孩子,都不免流於尖酸刻薄,結果固然刺傷別人了,而最後通常也回過頭來刺傷自己,那就對同性異性都講究溫婉忠厚一點好了,這也是古今中外,其理如一的,只不過現代婦女能力與地位既然大大提高,「婦言」也就可剛可柔,和能戰了,北京政府發言人章啟月女士大概不會用對付西方記者的面容,對待她的丈夫、兒子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