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逆境求生的啟示


1979 期(2002 年 7 月 28 日)
◎ 教會之聲 ◎ 李耀全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自從一九九七香港回歸至今,因為亞洲金融風暴及世界性的經濟不景,香港市民或多或少已陷入不同生活的逆境。同年在西方有一本新書出版取名《逆境商數》 (Adversity Quotient),作者保羅.史托茲(Paul Stoltz)一舉成名,教導讀者如何將障礙化為轉機。作者指出成功是包括掙扎,好像爬山一樣,而攀山的人可以分為三類|攀登者(climbers),露營者(campers)及半途而廢者(quitters)。這書寫得不錯,是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在逆境中三種的心態,鼓勵人不要半途而廢,要努力繼續攀登。可惜書只是勸勉我們要活得更樂觀,但卻沒有給我們一些具體的出路。

  聖經不是一本心理學的書,但從聖經中人物面對不同的逆境之見證,我們可以知道如何得到最後的勝利。聖經人物面對的處境與我們的情況截然不同,但他們逆境求生的原則卻是歷久常新。讓我嘗試利用改善 的方程式(LEAD),但採用詩篇四十二篇的內容來看詩人在逆境求生之道。

  聆聽(Listen):首先要聆聽自己在逆境中的反應。逆境不是我們的朋友,但它不需成為我們的敵人。在任何的困境中,無論困難是多大或多小,我們受的影響是大抑或小,是在乎我們的反應,這是為甚麼在任何逆境都有上述三類的人和他們不同的反應。故此我們要聆聽留意我們自己的心聲。詩人在困境中問自己說:「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5)他的自白指出要面對任何逆境,我們首先要認識自己,尤其是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我們的感受。

  探索(Explore):要在任何逆境生存我們亦要清楚明白使我們不安的環境因素,對任何問題要尋根究底,找出任何負面的起因和責任的所在。詩人指出他在異地受敵人攻擊辱罵,飽受他們的壓迫(9-10),在不信神的人中受凌辱(3,10),和思鄉懷舊(4)的情懷,都是令他難過沮喪的原因。我們尋根究底時才發現逆境是由不同的因素形成的。

  分析(Analyse):當我們把逆境的證據都拿出來檢視,我們會發覺雖然逆境的因素眾多,但我們卻不必受它們影響,我們亦可能會發覺一些非常正面的因素,讓我們可以排除其他負面的因素。詩人形容神是永活的(2),是他面前的幫助(5,11),故此他其實不需要難過沮喪。在逆境中我們要有清晰的頭腦、平靜的心境,清楚分辨各樣因素,不要單單專注負面的因素而忽略了正面的因素,不要單單畏懼有敵意的人與他們的攻擊,更要留心神給我們隨時的幫助。

  行動(Do Something):往往在逆境中,壓力使我們感覺到我們有心無力,不知所措,結果只曉得懼怕,失去了見機應變的能力。就好像那些只願露營的人,找最安全的平原停下來,或像那些半途而廢的人,不願面對挑戰而逃走。詩人經過他「心靈的黑夜」,承認自己心靈的枯乾,但卻沒有自暴自棄或放棄追求神。他形容自己如同鹿渴慕溪水地渴想神(1-2),他聲稱他還要等候神、稱讚神(5,11)。他進到大自然去親近神、經歷神(7),並說:「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神。」(8)在詩人積極尋求神的行動中,他勝過他心裡的不安,發出無限的讚美。

  今日信徒面對著不同生活上的逆境可以向詩人學習,透過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在處境中尋根究底、分析逆境的真相並找出面對逆境的資源,並且積極透過禱告交託和其他行動面對自己的困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