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足以養奸


1979 期(2002 年 7 月 28 日)
◎ 文林 ◎ 楊鵬漢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全套六冊,洋洋灑灑百多萬言,資料繁富,自不待言。事實上,邱氏亦是整理這段歷史的最適合人選。他是這場大戰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能掌握的情報是全面的,也就令他能以更宏觀的角度去瞭解這場戰爭,這種歷史賦與他的身分,再加上邱氏學識過人,非任何單一戰場的統帥或一般學者所能比擬。

  邱吉爾本人如何評價這場戰爭呢?從他跟羅斯福總統的對話中,他認為這是一場「不需要的戰爭」。他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制訂了愚蠢又不合理的政策,又縱容德國重整軍備、繼而占領了萊茵蘭、吞併奧地利、復又攻擊捷克斯洛伐克,霸占蘇台德區,最後德軍大舉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全面爆發。邱氏認為倘在希特勒蠢動之初,各國即斷然阻止,便不致釀成千百萬生靈塗炭的災難,而後來的歷史亦要改寫了。為何當時各國政要又不去阻止德國呢?這大概因為一戰過後不久,各國都在努力休養,人人厭戰,變相對德國作出姑息,而這姑息所付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讀這段歷史除了讓筆者掩卷嘆息外,也帶來啟示:姑息足以養奸!若問此「奸」何來?這並不是你工作上面對那個可鄙的人,也不是那背後說你壞話的人,而是我們內在的惡習。保羅對此有深刻的體驗,所以他說真是苦啊,他說在人的心中有個律,一個鼓勵我們立志行善,一個卻慫恿我們行惡,但人的性格不可避免都是好逸惡勞,喜歡過愜意的生活。如果我們要改掉行惡的老我,非下大決心不可,那在生活上就會帶來苦,帶來不悅,所以人們往往明知那行為是惡是壞,卻不願去改,而更差的就是根本無力去改變。

  保羅的那根刺是甚麼,聖經沒有告訴我們,但我們自己的刺,卻是我們最明白不過。這根刺我們往往加以美化,把它說成只是一點點小毛病,壞習慣,可骨子裡卻可能是邪情私慾,是令我們與基督隔絕的障礙。就以懶惰而言,這是人類的通病,也常為人所忽略,但這個通病若不正視,會蠶食人的心靈。比方說天天讀經是每個信徒應做的事,但若不養成習慣,則會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負累,由於每天靈修所用時間不多,若生活不規律,便很容易忘記。偶一忘記,原亦沒甚麼大不了,若因疲倦可以不靈修,夜歸、請客、生病都可以不靈修,慢慢靈修便變得斷斷續續,成為我們嘴邊說重要,真實情況卻不敢示人的尷尬話題了。

  另一個近似的問題是到聖殿敬拜,不上教會也有千百條理由,工作太忙、帶兒女去海洋公園、約了老爹老媽飲茶。當我們不想參加聚會時,總有「合適」的原因。不可否認導致不能聚會的情形是有的,叫人擔心的是更多人不上教會,其實是心態上的抗拒,或把敬拜神這回事放在一個極低的位置,以至無數「合理」的藉口都可以成為停止聚會的理由。但聖經告訴我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況且隨著時日漸久,我們對神的聲音就不敏感了。神的聲音是微小的,就如昔日神呼喚撒母耳,與先知以利亞談話,都用柔和的聲音。如果我們的心沒有準備好聆聽神的聲音,無怪乎神的言語稀少了。

  一個信徒欠缺查考聖經的動力,又不肯到聖殿敬拜神,靈命當然會出現問題,更可怕的是這些人連弟兄姊妹的鼓勵與交流都厥如,長此下去,屬靈生命便會枯萎。所以我們要有足夠的儆醒,對自己的弱點不可一味寬大,即使是偶然一次沒有讀經、聚會,仍然值得我們自我省察,這次「偶然」有充分的理由嗎?若那些解釋只如上述的理由,就要給自己提醒了。物必先腐然後蟲生,一個朝代的衰亡,總是有跡可尋的,是所謂敗象漸露。大衛王以為國家昇平,所以睡至日頭平西,無所事事,才令邪念有機滋長。我們要求主讓我們對罪有足夠的警覺性,毋讓敗象已露猶不自知,以免步入魔鬼網羅。

  嚴守紀律、針對自己的弱點,是強者行為,卻終帶苦澀味道,所以我們最好把主的吩咐養成習慣。我們看《哈利波特》不要人催促,這是因為從中得著樂趣,若我們能從讀經中得著樂趣,我們就會自動自覺,天天查考聖經了。另一方面,與弟兄姊妹建立良好關係也很重要。當我們覺得在神的家有想見的人,就更樂意去敬拜,所以弟兄姊妹互相勉勵,交流經驗,一同吃喝玩耍,也可以鞏固我們聚會的心。

  今天的世代邪惡,基督徒面對的試探和誘惑層出不窮,落入更大更深的罪惡中,亦所在多有,只是各有所執,難以一一歷述,而讀經聚會畢竟是基督徒的基本工夫,基本工夫穩,便有能力面對試探,基本工夫不穩,空談如何面對更大的誘惑也是無益。當我們覺得自己景況不錯,求神教導我們儆醒,免得落在驕傲中,聖經說驕傲來,羞恥也來;當我們覺得軟弱,更要多禱告,求神給我們更大的力量去面對困境。主說我總不撇下你們為孤兒。牧師在講壇上提醒我們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求主教導我們懂得為自己的罪,為自己欠缺愛心,為別人的沈淪而哀慟。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