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與香港教會的思考


1950 期(2002 年 1 月 6 日)
◎ 教會之聲 ◎ 胡志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全球化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攔的社會現象,鋪蓋範圍不單在經濟層面,更包括政治、社會、文化與倫理等。當代社會學者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對全球化有精闢的見解,著有《失控的世界》(Runaway World),描述全球化影響下的現今世界。他看全球化深遠影響個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宗教傳統、性、家庭與政制等。

  全球化使美國九一一事件無遠弗屆影響著地球村落的每一位,阿根廷的經濟幻滅同樣造成港人的心理威脅。有人看「經濟全球化」等同「資本主義國際化」,或本質上就是「政治西方化」,而「反全球化」的論述是抗拒跨國企業壟斷化,有些人憂心經濟全球化只會加劇貧富兩極化的景況。本文嘗就全球化的發展,再思本港教會在此時此地宜有的行動方案。

  隨著國家加入「世貿」,本港經濟進入「轉型」的陣痛之中,面對全球與本港之間互相牽引的錯綜複雜關係,處身其中的本港教會該有怎樣的思考?

見林又見樹

  筆者認為全球化浪潮對教會事工的首要挑戰不是模式或策略的更新,乃在思維的轉變。「範式的轉移」是教會領袖耳熟能詳的名詞,可惜的是神學思考是一回事,牧養會眾卻是另外一回事,兩者的整合往往是研討會上「講了就算」或文章上的紙上談兵。

  本港不少教會領袖專注於「樹」的培植與移植,這是值得肯定的,但當我們過度擁有「各家自種門前樹、休管起了林中火」的自保心態,漠視樹林生態的危劇惡化,倒過頭來門前栽種小樹是弱不禁風的!北美福音派無疑在堂會與人數佔大多數,但有一段年日放棄公共空間,結果造成在公共政策(如墮胎、同性戀、教育與宗教自由等) 節節敗退,近年來有北美福音派領袖有所醒覺,重拾教會在公共空間的發言權,本港福音派宜從中學習與反思。

  進入全球化的世代,教會的思考宜有所轉變,對事物的視野兼顧「見樹又見林」,放下本位主義,實踐「全球著眼、就地落手」的行動方案。對北美後現代文化有研究的神學工作者史域(Leonard Sweet)忠告我們,堂會腳踏的處境不再是堅實的硬地,因這世界經已不知不覺間被眾水淹沒,我們正身處飄浮不定的汪洋大海之中。在這「混序共融的世界」(chaordic world),教會組識宜扁平化,事工要靈活化,面對太多的不可確定性,堂會若慣性沿用舊有的行事方式很可能逆水行舟,事倍功半 ?求主引導更多教會領袖掌握綜觀全局的思考!

結網在空間

  科技資訊全球化打破了地域與國界的屏障,使產品與服務在瞬息之間落在顧客身上,意味著時空原先存在的距離經已壓縮,且暢通無阻直達用者。我們面對的不是資訊的匱乏,反是過多資訊帶來的焦慮與迷惑:「我該知的是哪些 ?」「我怎判斷這資訊的真偽?」

  在數碼化的既虛又實的空間裡,誰操控資訊媒體,誰就能建構某種意識型態的世界,或引導我們認同其所解讀的「如斯當下」。環視本港教會坐擁不少資源(如人才、物業房產、醫療、社會與教育服務等),然而未能在本港產生有目共睹的社會見證,只因部分領袖各忙於各點事工,卻未能連點為線,再連線結網,匯聚力量,造成資源不斷消耗在重疊的事工,或只產生零散的火花。結網的行動,不是在思想或組識上的劃一,乃是尊重彼此差異,求同存異,在共同關注的課題上關聯合作,發揮綜效。

  吉韋(Malcolm Gladwell)於The Tipping Point一書指出「少數人」(Law of the Few),緊密結連,發揮 「黏性作用」(Stickiness Factor),再善用「處境的力量」(Power of Context),就可使細小的行動達成重大的影響。

結語

  無疑,基督徒在本港仍是少數派,但在心態上我們毋須「自我邊緣化」,面對全球化的來勢洶洶,只要本港教會集思廣益,力量匯聚,必能有所貢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手記】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