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信徒革命犧牲第一人


1946 期(2001 年 12 月 9 日)
◎ 教會圖說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是中國南方邊陲彈丸之地,雖於一八四二年割讓港島給英國作殖民地;又於一八六○年中英簽訂北京條約,再割讓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時至一八九八年租借新界及離島,才有今天香港地域界址。事實上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香港教會在中國的宣教地位並不重要,而信徒總數不過二萬四千多人。然而上帝對香港教會是有許多恩典和賜福,使香港教會培植不少出類拔萃的基督徒,貢獻於國家和社會,特別國父孫中山是在香港接受中學和大學教育,並在香港建立革命的事業。

  由於孫中山在香港進行革命工作,引致不少的追隨者和支持者,他們都成了中國近代革命運動的偉人,名垂青史。其中更有不少是教會的信徒,為國紓難毀家,甚至犧牲性命,為後人所景仰。就以陸皓東為例,一八九五年孫中山在廣州第一次革命,因事機密外洩,陸皓東被捕,於十一月七日英勇就義,成為香港教徒為革命犧牲第一人。

  陸皓東和孫中山是於一八八三年在香港美部會(即公理堂),由喜嘉理牧師(Rev. Robert Hager)施洗歸信耶穌基督。按當年公理堂的會冊紀錄,同期洗禮共有十一人。孫中山登記為孫日新,香山翠亨鄉,而陸皓東在洗禮冊上登記為陸中桂。孫中山洗禮之前在中央書院(即Central School,即日後的皇仁書院Queen掇 College)。孫中山在中央書院入學紀錄是孫帝象,由於母親在孫中山出世不久,便將孫中山過契北帝,希望孫中山日後有北帝的像,故稱之為孫帝像。在洗禮的時候,改了教名為「日新」,取意「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之意。其後孫中山的中文老師區鳳墀長老又為孫中山改名為「逸仙」。陸皓東登記亦是香山翠亨鄉人,他誕生於上海,適逢金秋季節,氣候宜人,兼以上海桂花時節,桂花香氣飄逸滬上,故取名為「 中桂」,又以時上中秋皓月懸空,故取號皓東。陸皓東生於一八六七年,少孫中山一歲。陸皓東和孫中山同屬翠亨村人,自小一同長大,兩人非常友好,而且鄉間一起入讀私塾學館。可謂同門師兄第。陸皓東自小對孫中山都是言聽計從,是孫中山的密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