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文化


1932 期(2001 年 9 月 2 日)
◎ 心靈照相機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為配合政府振興旅遊業的鴻圖大計,多個部門正磋商擴大行人專用區的範圍,以增加對遊客的吸引力。食物環境衛生署預期,兩至三個月後便可公布審批細則,屆時全港食肆便可向該署申辦露天營業。」~《明報》26-8-2001

  為振興香港的旅遊業,吸引更多遊客來港,旅遊事務專員提出一個頗有新意的建議,就是在港九各區的行人專用區範圍,注入特色賣點,包括露天茶座、街頭表演及小販攤檔等,據云此舉除有助於吸引外地遊客,更希望北上的市民留港消費。

  旅遊發展局諸公一定是歐遊回來想出這條「好橋」。事實上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運河兩旁,在意大利的佛羅倫斯和羅馬,在瑞士的琉森湖畔,都見有不少露天咖啡座。只見倩影雙雙,一杯在手,氤氳之中,四目交投喁喁細語,就像一幅幅的名信片,令人欽羨不已。想天上人間,能與知己如此一敘,雖然只是一杯茶的時間,大概已畢生難忘。

  因此,露天茶座的特色,在於其「意境」而非硬件。論到意境,包括心情、環境生態、吃的文化和周遭的配套等,缺一皆不可。香港人多「柴嘩嘩」,並且經常一家數口老老嫩嫩齊幫襯,呼奴喝婢杯盤狼籍好不熱鬧。加上香港人多性急子,吃喝皆匆忙,與露天茶座原有的那份閒情大相逕庭。再者,香港地處亞熱帶,每年有起碼半年日間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度以上,還有泊在旁邊的車輛不熄匙,巨型冷氣巴士噴出的廢氣,樓上隨時掉下垃圾甚至冷氣機鋁窗,旁若無人的使用手提電話,都叫露天茶座急速的「大排檔化」。旅遊發展局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它對香港人吃的文化認識卻不足,而這才是問題的癥結。

  硬件,香港多的是,軟件卻追不上,學校如是,政府如是,露天茶座也如是。港人可要發奮革新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