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書進入了閱讀年代


1927 期(2001 年 7 月 29 日)
◎ 資訊前線 ◎ 鍾健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開幕了,整個灣仔熱鬧起來,特別以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場館為甚。香港印刷業也非常的薘勃,單是去年訂單已接近七十億港元。當讀者踏入書展場所時,你會覺得滿場都是人,滿場都是推銷新版書籍,舊版的名著。電子產品的書籍即所謂電子書,真是鳳毛麟角。筆者心中起了一個疑問,電子書真的是要在網上交易或下載嗎?筆者在展覽場館瀏覽時,卻發現了一本雜誌,名為「網路與書」。這雜誌不是介紹網路上可以下載的電子書,乃是說出了另一個觀念,印刷書籍如何與電子出版配合。它說明網路版是平面月刊的輔助,以及延伸。

  「因為有些文章在平面月刊上難以全文刊登,因此網路版有輔助的作用,更由於有些題目我們必須等待讀者回應與參予,因此網路版有延伸的作用。」它更說清楚整個概念:「網路版更可以看作是進入知識層的點、線、面之外的另一個空間。」

  今天我們的閱讀空間,不再是一本本重甸甸的書籍,所築成的城堡,使人進去時彷彿進入了一個書的叢林。網路所延伸的空間實在很大,加上在網路上可以下載極多的電子資訊。每每使人覺得知識的廣闊和無限。難怪乎所羅門王說:「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十二12)但以理先知也說「直到末時,必有多人來往奔跑,(或作深入研究)知識就必增長。」(但十二4)雖然他們的意思也未必是談到今天的資訊泛濫情況,但筆者讀來卻增加多了一點感受。

  在明天的日子,對於事物道理要進深一點研究,除了在圖書館裡,網路上的文章也具參考價值。這些一篇篇文章或是學術研究報告,甚或是一些產品報告。對於研究的人來說都可能具備參考價值。若能將這些東西整理,筆者所說的不是進行蒐集以備出版之用,乃是能將整個有關題目,編輯成書目或是索引,以提供人們閱讀,加深對事物的了解。這樣真的是從「讀書進入了閱讀時代」,如此一來,閱讀的習慣改變了,得到更全面的知識,可能成了最終的閱讀目的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