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市井工作觀的重建


1920 期(2001 年 6 月 10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聖經肯定工作是人受造存在的基本形式,人因著神創造的召命(vocation),獲配工作,在勞動過程中參與上帝對受造世界的看顧、承擔管家角色,並服侍他人(創一26~28;二15)。工作是神創造人計畫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成為神賜福人的渠道(傳二24;五18~20)。亞當犯罪,無疑使工作性質歪曲,人不能期望付出的勞力與應得的酬勞相等(創三16~18)。然而,從神眼光看,工作始終不是咒詛,乃是祝福,因為神仍是工作的神,透過創造與護理,與人同工,管治大地。聖經描述作工的神,參與不同行業 : 建造業(箴八27~31)、醫護界(可二12~17)、教育界(太七28~29)、紡織業(詩一三九13-16)、農業(約十五1~8)、手工藝(耶十八1~9) 等。神賦與工作的意義在於人參與其中,發揮天賦的恩賜與技能,從而人在付出過程中得到滿足。工作有其本身的神聖價值,人認清工作的召命,並藉此順服神、榮耀神(約四;三十四;林前十31)。

  聖經教導人敬業樂業,勤勞作工,不要游手好閒(箴六6~11;十四23);難怪不少學者(如韋伯等)指出新教徒(特別是改革宗與清教徒)工作倫理促成了近代資本主義的興起。

  中世紀時期,本篤會看工作就是禱告,他們視敬拜與勞動皆為「神的工作」。總而言之,無論聖俗的工作,均有濃厚的社會與道德責任,個人工作與社會秩序唇齒相依。啟蒙時期,人的理性高漲,個人主義嘗試打破傳統社會的框框。工作的垂直關係中斷,勞力與道德開始分割 ; 人各隨己意以合約方式把勞力視為經濟市場浮動價格的貨品。

  工業革命加速了勞工市場的非人性化趨勢,過往地主與佃戶的關係、或師傅與學徒的關係等瓦解,工資成為市場的唯一要素。工業革命只求經濟掛帥,造成嚴重的社會失調,帶來大量手工業者失業。因此,馬克思主義興起,針對資產階級對勞工剝削而作出強烈批判 : 人與生產工具的異化。

  進入後工業年代(或稱為資訊化年代),技術轉移的趨勢必然導致更多工作愈來愈非人性化,工作與靈性兩者分割。不少基督徒看待工作為生活必需,而工餘在堂會的事奉更為神聖;於是信徒取易捨難,不在市井中見證信仰,倒在堂會積極向信眾見證。馬丁路德呼喊「工作的召命」已四百多年,打破聖職人員的尊有權;我們須要重建市井工作觀,看信徒每個工作崗位皆為「工場」,各人帶著召命委身工作榮耀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