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舞曲


1916 期(2001 年 5 月 13 日)
◎ 英倫拾絮 ◎ 盧月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要是我去了團契,我父母便會很憤怒的呢?我是不會去的。」撒拉說。

  「那妳是否每次回家時,都跟妳父母去猶太人會堂的呢?」莉安想了解多些猶太人的信仰生活,所以便問。由於撒拉大抵能在生活上照顧自己,所以學院將她安排與另外一位女學生,住在校園外一個由學院租用的學生宿舍單位內,並聘用了護理人員輪流當值,與她們一起生活。在課餘時,訓練她們生活上所須的技能。撒拉的家並不接近學院,所以她要隔幾星期才會回家度週末一次的。這也可能是她在學院內常發脾氣的其中一個主因。

  「不是呢!我父母每個安息日都會去,但我是很少去的。」撒拉搖頭說。

  「那妳去過嗎?」莉安說。

  「去是去過的。」撒拉目無表情地說。莉安想起看過一本釋經書,說傳統上,猶太人看殘疾是人有罪未被神赦免的表徵,因此殘疾人在猶太人的社群中,是受到歧視的,所以莉安便沒有追問她父母不帶她去會堂的原因。

  又有一次,當莉安邀請撒拉返團契時,撒拉回答說:「我父母都是不信耶穌的!」

  「信仰是很個人的事,妳父母不能替妳決定的呢。最要緊是,妳自己想不想信耶穌,想不想去團契,妳要想想這問題,如果是妳自己不想去,便不要來,但若妳是想來的話,不妨下次來看看。來了團契也不代表妳要信耶穌呢!」莉安說。

  其實除了莉安經常邀請撒拉返團契,同事蒂妮也是經常對撒拉作出邀請的。在學院的基督徒職員禱告會中,職員也經常為到撒拉出席團契一事而祈禱。神是聽禱告的神,祂叫基督徒職員的熱情感動了撒拉,在一個星期四放學後,撒拉終於第一次來到了團契。

  「撒拉,我們歡迎妳來!」講師史提反一見撒拉踏入聚會室,便笑著大聲嚷道。莉安和一班職員也跟著大叫歡迎。撒拉見到自己受到這樣熱情的對待,便喜出望外,一面大笑著,一面走到一張椅處坐下來。自此,她便每次都出席團契聚會。

  莉安感到撒拉返了團契後,脾氣漸漸變好了許多,在課堂上她很少鬧情緒。撒拉在團契中唱詩時十分投入,特別每當我們播放一首有中東音樂特色,節拍輕快的詩歌時,她便會聞歌起舞,走到我們圍坐著的圓圈中間,跳起舞來。

  事實上,莉安並不知道這首詩歌的真正名字,看見撒拉一聽到這詩歌便起舞的情境,以後,她便稱這詩歌做「撒拉舞曲」,一直到如今。

這是首喜樂的歌,沒有人能奪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