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像


1916 期(2001 年 5 月 13 日)
◎ 餘暉集 ◎ 安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橘逾淮而變枳」

  自問自己一生,少無大志,只求隨遇而安,正因為此,當然是一無成就。可是自童年懂事以來,先得父母之蔭,稍長又領受了一些算是短視的哲理,吃進了肚腹的才是自己的。人生衣、食、住、行四大要素,自己還循古訓:「民以食為先」堅守不渝,更難得配合的是,老伴又精於烹煮。可以說:悠悠大半生,對「飲和食德」,除了日治時期稍受折磨之外,就在偶然處困厄的環境中,只要囊裡有些小銀兩,也是拿來用做吃了再說,其餘的將將就就。

  如此這般,別的事務識的不多,但在吃的方面倒也有點認識,各省各幫可以說是遍嘗。以前有所謂地道風味,可是如今各幫菜館,大家都摻雜了,說是迎合和適應各路食客,就為了這樣,弄成了~三不像。

  似乎是來一個「南北和、東西合」,最近光顧一家新開張不久,以北方麵食作招徠的館子,品嘗之下,大觸霉頭。自己是在華北長大的,菜牌所寫全是北方地道小食,怎知一端上桌,家常菜變成不家常。又可能為了一般人忌油膩罷,小炒不見濃油綽醬,燒雞的澆頭,俗稱「霸王醬」的蒜泥醬油,也淡絲絲的,家常餅連配搭的大葱麵醬也欠奉,最令人皺眉的是生煎包子。

  打聽一下,原來司廚的多是廣東人,都是年輕小伙。因為自己在進食時,跟侍應們說了幾句內行話,隨著廚中人走出來一個山東漢子,是曾在旺角一家譽滿一時的京菜館學藝,和我扳談,他也說:這只是聊備一格,還打趣的對我說,距離你老的要求差多了。

  粵諺「搵食難」是說謀生不易,真的,如今要求適口充腸的食物,實在艱難,求之於名店麼,失望更大,難怪麥當奴、家鄉雞,能佔這麼大的市場。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