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人


1900 期(2001 年 1 月 21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英國學校打算從二○○二年度開始,強制推行公民教育課,要把英國兒童教導成為模範公民。報章上,列出了十二項他們認為模範公民必備條件:覺悟、關心、宗旨、問題、使命、夥伴、分享、同情心、傾談、理解、價值和志願。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值得向英國教育當局鼓掌致賀~祝賀他們終於找到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目標。

  反觀我們,只強調科技教育,兩文三語,學會學習,自強不息等遠大理想,卻並沒有同時強調學生要學做有承擔,有責任感,有愛心的好公民,那就是把房子建在沙土上,遇到雨淋水沖風吹,就會馬上倒塌。

  最近一位中大碩士生獨力完成廁所研究,發覺香港人大都自私狹隘,對使用公廁亳無公德心,而且這種「廁品」並不因讀書多少而改變,即使是博士生的專用廁所,照樣出現滿地糞跡的「動物行為」。

  這就證明我們的公民教育多麼失敗,更印證知識多寡與公民意識並不直接掛勾。

  直至讀到威廉王子在智利當義工的新聞,看到他怎樣因為救火把外套燒爛,怎樣在智利偏遠村落教授兒童英語,怎樣協助當地人鋪橋搭路,怎樣蹲在地上洗廁所,我才恍然大悟,為甚麼人家的公民教育如此成功。

  因為公民教育該從生活學起,而不單是頭腦上的知識。可是,我們的學生別說當義工,連當風紀班長組長,都老大不願意,不少學生認為服務生是為老師當跑腿,既浪費時間,又被同學嘲笑,至於榮譽感,他們才不稀罕。這種觀念不單來自同輩,也來自他們的家長。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育改革的時候,首要的其實應該思考,我們究竟要培育怎樣的下一代?我們要為廿一世紀培育怎樣的公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