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你-在這紀念父親的日子(一)
父親節的反思


1869 期(2000 年 6 月 18 日)
◎ 文林 ◎ 李耀全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天下沒有完美無瑕的親情;愛中有恨、恨中有愛就是絕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寫照。為何孩子眼中的父親會從「偉人」轉到「怪人」或「大忙人」?孩子眼中的父親形象,其實就在乎你怎樣演譯。

  

  每年六月第三個禮拜日便是父親節,相信又是恭賀父親快樂的時候吧﹗大概少不了的就是一張父親節的賀卡和到酒樓吃一頓豐富的晚餐。若孩子還小,結賬還要父親自己負責呀﹗今年父親節對我個人來說尤其是有意義,因為老三家冕快要離巢跟老大家慧和老二家儀出國上大學去了,留下只剩內子和小女家愛,我們很快便要面對空巢的問題了。

  彷彿好像不過是昨日,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把他們在父親節前學校的手工送給我,就在執筆此一刻,我再把這些用紙做的領帶和恤衫與他們自己作歌頌父親的小詩拿出來回味一番!我心裏不期然地發出一種言語難以形容的感慨,令我又想起七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曲"Cats in the Cradle"(在搖籃中的貓兒)。彷彿我就好像那白髮蒼蒼的老爹,一直希望多點時間與孩子一起,但卻一直是沈溺在自己的工作中。當孩子長大後,他們有自己的世界,父子相聚更是遙遙無期﹗幸好我這個父親沒有完全失責,又有賴神所賜的賢妻良母美華,老大和老二讀完三年大學仍歸心似箭,而老三還時不時願與老爹過一些他稱為(bonding time),即「聯繫」的時間。

  我最近還買了一個新的籃球,與孩子們在屋附近的球場拼一拼,雖然我這一副老骨頭早已不聽話了﹗我仍然相信我還有機會彌補我虧欠了孩子的父愛﹗

  在我自己的藏書中有一本小小的英文書,作者請了一些學齡的孩子回應一個簡單的問題:「假若我能改變我父母,我會改變些甚麼﹖」其中一個十五歲的女孩說:「我希望父母會多與我交談。媽媽有時會與我交談,但卻不是我所期望的交心。爸爸就完全沒有和我說話,我甚渴望與他建立更深的關係。我真盼望能與他們分享我的感受,讓他們能幫助我面對我的問題。」其實這正是千萬孩子的心聲。今日不少家庭的問題都是出於「父親不在家」的現象(absentee father)。假若父親老是忙在外面,或是在家卻身在而心不在,就難怪兒女也不尊重他們。既然父親實際上是「不在」,兒女也當他「冇到」﹗昔日祭司以利忙於自己的工作,忽略了對他兩個兒子的管教,結果招來神的刑罰。但願這個父親節提醒我們作父親的,要作一個稱職善於管教;常與兒女交心的父親。

  一直以來中國人的父母形象大多數仍然是以「嚴父慈母」為主。於童年時,父親在兒女的眼中是個「英雄」,因為父親像是萬能一般。但到了少年時期,父親卻變成「嚴父」,不停地阻止、責備和懲罰。其實往往母親無形中助長了這種觀念,母親往往對不聽話的孩子說:「你不聽話就等爸爸回來罰你。」這種教導方式產生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母親失去了她管教的權威;其次,父親便要每次做處罰的執行者,自然變成可怕的「嚴父」,無形中做成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隔膜。筆者認為父母二人都要嚴慈兼備又要一致,二人對兒女的管教才能相輔相成。媽媽可以執行紀律,爸爸亦可以仁慈以待。

  其實,每個「父親」也是一個「人」,他也有他自己的需要。以前的父親有社會附加給他的地位與權威,但在這後現代的社會他已失去了他以前的光彩,失了父親的尊嚴。我們不能回到舊社會的模式,但我們卻要讓父親得到應得的尊敬。故此「孝敬父母」仍然該是教會核心的教導。可是這種尊敬是不可以強求,乃是靠父親對兒女有適切的育養所賺取得來的,正如保羅所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西三21),還要「照着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4b)願主幫助我們的父親。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