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豐富


1862 期(2000 年 4 月 30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曾有一首數十年前很流行的民歌,向我們發出幾個頗有挑戰的隱喻:「我寧願做麻雀勝過做蝸牛我寧願做個鎚勝過做口釘情願做一隻天鵝游來游去,好過做人被困在地上面,只懂得嘆氣情願做一個森林好過做一條街道寧願腳是踏在土地上。」

  以上只是以意思來翻譯歌詞,但卻帶給我們不少生活的靈感。

  我們在這現實的社會生活確需要多些培養靈感的思考,究竟做這些好還是那些好?常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的話題,可惜答案經常落在一兩個人的權力影響下,可能是嚴父、也可能是情緒化的媽媽,在現代的大趨勢亦可以是家中最年幼的寵兒。

  可否大家一起談談為甚麼做麻雀比做蝸牛好?也試聽聽各人的見解。

  或許蝸牛行得太慢吧,但可曾想過麻雀有值得我們學效之處?牠們是聖經中提及較多被神看顧的生物呢?牠們過著信心生活的榜樣,很值得我們留意牠們的生存之道。

  又會否有人想到蝸牛可能有驚人的耐性,難得行得這麼慢仍繼續自己的生命旅程。行到那裏便可以隨時休息,牠們都有自己的房子,就是蝸牛殼呢!

  不論你的年歲是多少,一家人都可以憑想像力(未必一定是出自何經何典)互相交換一剎那的靈感,甚至很可能你經常用的「答案」就是你的生活風格呢!

  試想想喜歡麻雀的理由可以是無拘無束的愛自由,也可能是每日實事求是的生活態度。有人喜歡鎚的「豪氣」,夠果斷;亦有人欣賞釘的細心精緻。

  天鵝的和諧感、森林的無邊無際、腳踏地面的真誠氣質都可以給人想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只要多與家人傾談這些靈感話題,不期然便想到生命的奇妙!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