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信仰耶穌基督的人,要看基督教對中國近代歷史的影響和貢獻,大多著眼於基督教影響信徒生命的轉變和事業的成就,但甚少探究基督教對一些非信徒的影響。雖然他們並未有歸信耶穌基督,而他們一生的成就,可以說是受到基督教信徒的教導和幫助,才有他們顯赫光輝燦爛的事業。教會對中國非信徒的貢獻,往往被人所忽略,倘若我們客觀地去探索,實在可以發掘到許多教會對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教育和栽培,帶來社會的改變。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所見,能善於詩詞文章,又擅於撰寫論著發表,以致在大學文學院任教文史諸科,甚至被推舉為政府文獻館委員,更被當代著名學者推崇她們的成就,這種「女史」,實在是鳳毛麟角。就在歷史考究所見,以廣東嶺南大學冼玉清教授堪稱為一位具有成就的女性,是一位真才實學的「女史」。
冼玉清父親是港澳著名商人冼藻揚,在十九世紀末年在香港開設建昌茶藥莊,並投資香港澳門電燈和牛奶公司的事業,是一位富商,有子女七人,長子在香港建昌藥莊任職;二子冼秉芬業畢業倫敦大學商科,四子冼秉熹在英國學法律,曾任中華民國駐英領事法律顧問,後來在香港開業,是一位著名的大律師。冼玉清排行第三,弟妹多稱為「三姐」。她於一八九五年在澳門出生,童年私塾啟蒙,十二歲入讀陳子褒在澳門開設的灌根學校。陳子袞是一位基督徒,灌根學校是陳子褒開辦一所新式學校。冼玉清自稱一生受陳子褒影響最深,以致立志救國,畢生委身於教育事業。十七歲中學畢業,由父親送往香港聖士提反女校讀英文,兩年後轉讀廣州嶺南大學附中,一九二四年畢業嶺南大學教育科獲學士學位,隨後在嶺南國文系任助教。一九二七年鍾榮光出掌嶺南大學校長,即聘冼玉清女士為博物館館長,自始在嶺南大學講授中國文學及詩詞,歷年在《嶺南學報》發表不少學術論文,一九三五年被委廣東省文獻館委員,一九三八年秋升任大學文學系教授。抗戰期間仍隨嶺南遷校,在香港、曲江各地任教。一九五二年嶺南併入中山大學,三年後冼玉清以六十之齡退休,至一九六五年病逝廣州。冼玉清教授一生雖然沒有相信耶穌,但一生在教會信徒和教會學校孕育著,成為一代女史。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